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10月28日,欣闻汉梁王酒业2000亩高粱正在收割,河南酒媒基层报道组一行驱车近300千米来到了夏邑罗庄镇河南省汉梁王酒业有限公司千亩高粱基地,欣赏红高粱的丰收景象。
女汉子看上了红高粱
1985年,王月英带着娘家祖传的酿酒手艺嫁到了高楼村,从此,高楼村多了一个酿造琼浆玉液的乡村作坊。1990年,王月英建起了标准化的酿酒厂,其制造规模已不再是只有8个窖池的小作坊。
在与知名酒企的长年合作中,王月英学到了品牌运作的规律,也看到了自创品牌的可能性。2006年,王月英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汉梁王”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开始直接面向市场。此时的王月英面临一个最大的挑战,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的新型品牌,如何让消费者真正认可自己的纯粮酒。思来想去,她决定自己种高粱,让消费者能够眼见为实,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高粱是怎样嬗变成神奇的白酒。
在夏邑县罗庄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王月英自己种高粱的愿望在2012年得以实现。这一年,王月英通过土地流转汇集了1000余亩耕地。2013年,王月英聘请农民在这千余亩耕地上全撒上了高粱种子。
千亩高粱红了
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红高粱。秋风吹来,一阵阵沙沙的响声,仿佛在演奏着丰收的交响乐;大型的高粱收割机在来回穿梭。
在酿酒行业从事30多年的王月英,全部心血都凝聚在三件“宝贝”中,也就是对酒的品质有着最直接影响的酒曲、窖泥和红高粱。说起第一件“宝贝”,她会带你去瞧瞧传统工艺加工的可以用来蒸馒头的方砖样的酒曲;说起第二件“宝贝”,她会扒出一块黑黝黝的泥巴让你去嗅一嗅珍贵的“香泥”;说起第三件“宝贝”,她会带你去千亩高粱地里采风,去了解她和酒厂几十年来的历程。
每年10月高粱成熟的时候,王月英还联合摄影家协会等机构组织开展以“红高粱”为主题的摄影大赛,这让千亩红高粱红透了天,也让夏邑县罗庄镇的红高粱经济露了脸。
王月英说,今年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一倍,高粱不仅部分满足了酒厂的生产需要,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等综合效益,四面八方的游客开始聚拢来欣赏中部地区已多年不见的大面积红高粱盛景。王月英说,今年来欣赏红高粱的,一天最多有300多辆车。红高粱的种植,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王月英向记者规划着未来汉梁王酒业的发展,如今,千亩高粱已经成为汉梁王酒业的一张名片,汉梁王将依托这个资源,收获高粱后,这2000亩土地将全部种上油菜,挖好鱼塘,建好度假村,一个融生态农业、旅游、酒文化于一体的汉梁王酒业将成为豫东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