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12月8日举行的中国酒业发展信阳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任兴洲所长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而中国酒业不可能脱离中国经济而独善其身,酒业目前所遇到困境在所难免,因此必须要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创新和谋变是中国酒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具有明显新特征的发展阶段,而且今后一段时期都将稳定保持这种状态。
新常态四大特征:
1、增速换挡,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逐步稳定在新的均衡点,当人均收入达到11000国际元(国际元是多边购买力评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为统一货币的方法)的时候,每个国家都要进入增速换挡阶段,我国目前是9000——10000国际元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世界gdp第二大经济体,前期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制度、土地、人口、技术、外部市场等红利都发展了巨大变化,增速换挡到了。
2、优化结构,改革开放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列车留下了大量问题,现在产能过剩,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凸显,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进入阵痛期。酒业黄金十年可谓“耍酒疯”,但是历史规律性到来,优化结构的阵痛必须要经历,所有国家都有这个过程,去产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企业会很困难。
3、新动力:经济增长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新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依靠改革释放新动力。
4、多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产能过剩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债务风险、财政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可能逐步显现。
任兴洲所长认为,对于目前中国酒业发展环境变化表现为:
增长速度换挡:行业整体快速增长期已基本结束,转向常规增长
结构阵痛调整:去产能,全行业调整,市场整合,从生产到销售
市场结构变化:消费群体和偏好分化,多元产品消费格局
政策显著调整:三公经费管理、八项规定、反腐、历行节约、交通管理新规定
社会舆论变化:“捧”和“棒”的问题
任兴洲说,“创新和谋变是中国酒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这其中包括体制机制的创新谋变、在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创新和谋变、产品和品牌的创新和谋变、营销方式的创新和谋变等四个方面。
1、体制机制的创新谋变:以改革促发展,释放制度红利。例如国企改革、完善治理结构,目前15家白酒上市公司有11家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还有很大体制创新红利;另外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问题;建立有效企业制度等。
2、在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创新和谋变:明确发展定位,重新规划未来发展目标;适度规模和扩张结构的调整;细分市场中,明确目标客户群体,高中低端、高中低度逆势上扬,市场永远有机会,像信阳市鸡公山酒业目前上升态势很好,根本在于定位的清晰,信阳市鸡公山酒业董事长、总经理朱耀辉认为,鸡公山就要做好区域市场,做好中档市场,定位清晰。
3、产品和品牌的创新和谋变:在大众消费中推广品牌战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层次,贴近消费者的诉求,产品品种、工艺的调整,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虽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但面对新消费者,也需要不断创新,占领年轻人市场,求新求变,解决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4、营销方式的创新和谋变:渠道重建,重新建立厂商分工合作关系,深化合作关系,各司其职,提升效率。电商作为新型销售渠道异军突起,深刻改变行业格局,重视电子商务的运用和创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生产和经销的共同发展,规范渠道,形成生态圈和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