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全力支持河南省重点产业发展,围绕食品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医药产业等8个重点产业,制定了《食品工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等10个年度行动计划,鼎力支持豫酒振兴。
新常态下,河南省食品产业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绿色、营养、安全的高端食品需求快速增长,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逐渐趋向于全球化发展、区域化布局。据有关数据显示,河南省食品产业居全国第二位,但结构层次依然偏低,部分行业品牌影响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区域产业布局仍不合理。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依然为稳增长、保态势、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食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正从生存性消费加速向安全型、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进一步呈现多样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有利于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在全省2016年食品工业工作重点指出,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坚持龙头带动、绿色安全、品牌提升,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漯河、周口、郑州、驻马店、信阳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南阳、鹤壁、商丘3个近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虞城、汤阴、浚县、延津等百亿级食品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豫酒振兴,重点支持宋河、宝丰、杜康、仰韶、赊店、张弓“六朵金花”做大做强,扩大九鼎、冷谷红等红酒、果酒的产量及规模。
河南省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省级重点抓龙头,市级重点抓基地,县级重点抓特色,省、市、县三级要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集群集聚、链条完善、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凝聚合力,协调联动,强力推进;在经营环境上,强化政策支持。制订出台进一步加快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推动重点领域、重点技术和重点产品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各项涉企资金,支持重点食品企业发展、重点项目以及企业自主创新、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和鼓励重点骨干企业以产权或品牌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企业集团,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精细化生产,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
加快人才培养。引导食品相关高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我省的食品产业现状,加快培养步伐,满足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人才需求。搭建食品工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设完善食品人才网,畅通人才流通渠道,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
强化企业服务。继续完善企业服务直通车、三级重点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员等制度,健全政策导向、要素保障、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困难企业帮扶等长效服务机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对食品工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资金支持、土地审批、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和生产要素供应。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和产销对接活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让河南食品品牌叫响全国。(岳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