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举办小麦经济产业升级合作研讨会

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辉向延津县授牌

研讨会现场
经济日报社副主编郑波、新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建分别为会议做了致辞。周建说,新乡市探索出的“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订单+期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全国大宗农作物的典型,被称为小麦经济发展的新乡模式,在此基础上新乡又率先在全省开始了品牌农业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麦”的战略目标。延津县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超前谋划,率先发展,组建了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形成了以小麦为“领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两条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型发展布局,构筑起从田间到车间再到餐桌的全链条、全循环的产业链,延津已经成为新乡小麦的核心生产加工区。
周建说,此次小麦经济产业升级合作研讨会,通过各位专家代表的把脉问诊,必将对新乡的小麦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也将对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深入研究,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把新乡小麦经济做强做大,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麦”。
会上,延津县县长李维山做了题为《依托机制创新 努力推进延津小麦经济产业升级》的主题报告,报告分别从延津小麦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探索历程、延津发展小麦经济面临的问题、延津小麦经济产业升级的基本思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李维山在报告中说,近年来,延津县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小麦经济,形成了从田间到车间到餐桌“全链条、全循环”的小麦经济产业链,闯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县依靠农业产业化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路子,实现了既不牺牲粮食生产,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赢”目标。
研讨会上,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魏益民等9位权威专家、学者分别发表演讲,共同分析探索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最后,县委书记祁文华在研讨会上致答谢词。祁文华说,延津作为传统的农业县,经过十八年的探索实践,创造了六个全国第一以及全国大宗农作物产业化发展的“延津模式”。延津模式让延津小麦闻名全国,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延津小麦经济已步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向哪儿转,如何转”关系到延津发展的未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的这次小麦经济产业升级合作研讨会不仅契合中央工作会议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更符合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的发展理念,必将为破解三农难题,为延津小麦经济产业升级拓宽视野插上翅膀,注入强大的动力。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围绕打造“中国第一麦”,牢固树立短版意识,坚持问导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在结构调整上下工夫,在节能高效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统筹用好农业市场和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发展主动权,真正让农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受益,共享现代化的成果。
当天上午,与会嘉宾还先后来到国酒茅台小麦基地、新良集团、克明面业、精益珍食品、新平川酒厂、笑脸食品、麦丰食品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对延津县小麦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12月30日上午,河南省酒业协会还向延津颁发了名优白酒(中原)产业园的牌匾,河南省酒业协会将与延津一道倾力为进驻延津的白酒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