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中国地城文化标志酒发展
12月28日,中国酒业协会领导、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委员会领导以及江苏、安徽、河南、贵州、四川等十省酒协会长不约而同地从全国各地奔赴四川成都。
据了解,这些省市酒类协会的会长前来,是为了前期糖酒快讯网曾刊载的中国酒业十余家营销咨询策划机构大佬们纷纷致文发起的关于区域性酒类品牌未来发展与建议的函件而来,经新食品杂志社组织并递交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琦并内部开会研讨,决定在新食品杂志社组织一次全国各省市协会会长关于研讨区域酒类品牌的秘密研讨扩大会议。
记者获悉,在29日举行的这次中国地域文化标志酒品研讨会将研讨“中国地域文化标志酒”的推荐与评选、后续管理办法、活动细节等,提报首批“中国地域文化标志酒品”候选品牌,并形成会议决议。
据目前得到的消息,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北京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以及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会长陈吉福、北京酿酒协会副会长付长龙 、山东省白酒协会特派代表张辉、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江苏省酒业协会会长陈国锁、 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业协会秘书长吕浩副、安徽省酒业协会秘书长李文汉、湖北省酒业协会会长俞赋广、陕西省酿酒工业协会副会长白希智、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会长龙超亚、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班铭阳及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昕乐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对于此次活动举办的目的和意义,王琦表示:“区域文化酒品是中国白酒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地域文化名酒是‘民酒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他提到,“区域文化酒品是中国白酒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业内对这个领域重视不够,现在需要把这一课补起来。”
吕威逊则表示:“植根地域文化,成为地域文化标志酒品,这将是深度调整期区域白酒的品牌之道、竞争之道。”他指出,白酒业正在进入价值竞争时代,而构建产品价值就是如何让消费者觉得“值”。对于区域品牌而言,最值得占位、抢位的价值就是地域文化标志。换句话说,就是区域白酒要努力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酒品,要让消费者喝出对一个城市的骄傲自豪,要让消费者喝出对家乡的乡愁、乡思、乡情,要让白酒成为一个地方的风物特产。
除协会领导以及营销整合专家关注区域酒企的发展外,更多行业人士也纷纷撰文评述地域文化名酒或产区模式。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中国酒业协会高级酿酒师、品酒师、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客座研究员吴天祥认为:“‘发现白酒产区价值’这个命题很好,符合我国白酒创新发展的主基调。”他举例说,仁怀酱酒产区发展遵循“酱香型白酒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理念,从高粱原料、小麦到仓储、流通、制曲、制酒、销售、综合利用等方面实践“酱酒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而至2006年实施品牌强市战略以来,在国酒茅台引领下,国台酒、茅台王子酒、酒中酒、百年糊涂酒获得“贵州十大名酒”称号,贵州迎宾酒、怀庄酒、钓鱼台、镇酒获得“贵州十大名酒提名奖”,12家企业入选遵义市“一大十星五强”企业,全市注册商标3804件,年均增长25.4%,占十二五计划的126.8%,其中:新增酒中酒霸、国台、镇酒3件“中国驰名商标”,累计6件,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1件,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独特咨询创始人王伟设则进一步指出了探索产区模式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在他看来,黄金十年的非理性扩张和思维惯性,给产区模式的构建造成了许多障碍和误区。按照价值规律整合产业链资源并创新商业模式将成为产区企业的必然选择,对此,一要纠正企图通过品牌兼并实现扩张市场和最终整合行业的错误思路,二要纠正滥用产区概念推出产品的错误行为,三要创新产区发展战略及模式。
中国白酒作为中国的一项传承技艺,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部分,会有哪些区域的名酒能进入到“中国地域文化标志酒品”的提名名单里面呢?为了推动区域酒企的发展,协会有哪些具体落地的方案?各省酒协会又会推举哪些酒来代表各省的文化风物?您认为您家乡什么酒好?欢迎留言给我们,共同甄选佳酿美酒,推动区域文化酒的发展。(糖酒快讯 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