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歌》
序文
酒的酿造,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酒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而酒的品种则是丰富繁多,名品荟萃。酒文化及酒典故更是纷繁多趣。酒自从产生出现之日起,就深受先民热爱。人们在宴饮雅酌的同时,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 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别称在民间流传甚广, 所以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而在我国诗词文学作品中歌酒赞酒的篇章则是恒河沙数不胜枚举。今以拙笔浅识就酒的起源与别称以及酒与文人诗词等集陋诗一首并附以详注。以飨读者以弘国酒文化。
鼻祖仪狄初作醪,杜康空桑琼浆造。
楚辞九歌言椒浆,江统著述有酒诰。
焦赣易林称欢伯,伽蓝记里白堕叫。
岐亭诗中曰黄封,说岳传里名狂药。
忘忧君,把诗钓。青州从事是雅号。
诗圣笔下杯中物,乐天诗中醍醐道。
般若汤,去愁扫。陶潜归隐偏爱好。
刘伶贪杯锸随身,阮籍避世来依靠。
陈王平乐开盛宴,兰亭流觞堪夸耀。
太白举杯邀明月,张旭酣畅草书妙。
乐天诗曰称绿蚁,杜牧梅引倾冻醪。
五斗阔论唐焦遂,三杯两盏李清照。
宋祖依它释兵权,乾隆龟龄有奇效。
陆游万事付一觞,苏轼把盏咏水调。
醉卧沙场君莫笑,挑灯看剑把国报。
景阳冈上十八碗,智深醉后五台闹。
【注释】:
(1) 鼻祖仪狄初作醪。
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逗菏?扬雄传》:“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仪狄:夏朝人,女性。相传是我国最早的果酒酿造人。在《太平御览》中说:“ 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
(2) 杜康空桑琼浆造。
杜康:夏朝 人,传说是最早的白酒酿造人。晋人江统《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以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中州杂俎》、《直隶汝州全志》里,都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杜康造酒的过程。据说河南汝阳杜康村的酒泉沟,有一棵老桑树,这便是杜康发明酒的地方。杜康少时放羊,每天日出,就把羊赶往母羊坡放牧。晌午,就到酒泉沟吃饭看书。酒泉沟古时称空桑涧,桑树丛生。一股清泉穿林而过。泉边有棵老桑树,因年代久远,树身已空。杜康就在树下吃饭。他常缅怀祖选,饭难下咽,就把剩饭扔进桑树洞里。乡亲们见杜康不思饮食,日渐消瘦,就给他送来曲粉充饥。无意中,他又将曲粉扔进了树洞。这样饭曲发酵变成了酒。杜康饮了此酒,才知酒能解忧助兴。于是他总结了经验,从此以酿酒为业。
以后人们命名的除“杜康沟”、“杜康泉”、“杜康河”,还有“杜康墓”和“杜康庙”。魏武帝曹操在《短歌行》中“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杜康是古代酿酒的专家。
琼浆:酒的别称。
(3)楚辞九歌言椒浆。
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九歌:《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椒浆:酒的别称。
《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4) 江统著述有酒诰。
江统:晋代人,字应元(一说元世、德元),西晋陈留圉(今河南省通许县南)人。江统曾作《酒诰》并提出发酵酿酒法。
(5) 焦赣易林称欢伯。
焦赣(gong四声):汉代人。字延寿。相传《易林》为焦赣所作,称《焦氏易林》。
欢伯:酒的别称。焦赣的《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6) 伽蓝记里白堕叫。
伽蓝记:这里指的是北魏杨炫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
白堕:酒的别称。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
(7) 岐亭诗中曰黄封。
岐亭诗:这里指的是宋代苏轼的《岐亭》诗。
黄封:酒的别称。宋代官酿,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名。后泛指酒。宋苏轼 《岐亭》诗之三:“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8) 说岳传里名狂药。
说岳传:这里指的是清代小说家钱彩的《说岳全传》。
狂药:酒的别称?!端翟廊返谄呷兀骸耙褚?,赋八句之鄙吟”。
(9) 忘忧君,把诗钓。
忘忧君:酒之别称。唐朝诗人施肩吾的诗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把诗钓:钓诗钩的倒装句。言酒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宋代苏轼的《洞庭春色》:“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10) 青州从事是雅号。
青州从事:美酒的隐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 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br> (11) 诗圣笔下杯中物。
诗圣:杜甫称为诗圣。
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的《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忍断杯中物,祗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杜甫的另一首《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转惊波作怒,即恐岸随流。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12) 乐天诗中醍醐道。
乐天:白居易字乐天。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将归一绝》诗中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13) 般若汤,去愁扫。
般若汤:”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宋代窦革的《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
去愁扫(sao四声):扫(sao四声)即扫帚、扫把。这里指去处愁闷的工具。宋代大文豪苏拭在《洞庭春色》:“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后来就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
(14) 陶潜归隐偏爱好。
陶潜:即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分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
(15) 刘伶贪杯锸随身。
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治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竹林七贤之一,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刘伶曾写有《酒德颂》。因刘伶贪酒成性后人称之为酒仙。
(16) 阮籍避祸来依靠。
阮籍:阮籍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阮籍饮酒狂放不堪,但最令世人称道的还是他以酒避祸,开创了醉酒掩盖政治意图的先河。
(17) 陈王平乐开盛宴。
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陈王。
平乐(le):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今孟津平乐。
曹植曾作《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李白的《将进酒》亦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之句。
(18) 兰亭流觞堪夸耀。
兰亭: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流觞:即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活动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流到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据史料记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此之被人尊为“书圣”。
(19) 太白举杯邀明月。
太白:李白字太白。
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 张旭酣畅草书妙。
张旭: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 名。为人洒脱不羁,豁达豪放,嗜好饮酒,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饮中八仙”。常于醉中以头发濡墨大书,如醉如痴,称“张颠”。
(21) 乐天诗曰称绿蚁。
乐天:白居易字乐天。
绿蚁:酒的别称。由于新酿成的酒呈黑色且发绿,像蚂蚁的颜色一样,所以就用“绿蚁”来形容新酿造的酒,后用来代指新出的酒。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2) 杜牧梅引倾冻醪。
杜牧:唐代诗人。
冻醪:酒的别称。冬季酿造、及春而成的酒。亦称春酒。唐代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23) 五斗阔论唐焦遂。
焦遂:唐代人,以嗜酒闻名,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等人为酒友,并称“饮中八仙”。
五斗阔论:杜甫《饮中八仙歌》称:“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24) 三杯两盏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词坛上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写酒高手和爱酒之士,她一生与酒相伴,借酒抒情,自成词风。李清照的词与酒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女词人中,像她写到酒词的女性,惟李清照一人。她那浸透酒香的妙词名句,与李白、杜甫、陶渊明这些酒神、酒仙、酒圣的诗作一样,千年传颂,脍炙人口。
三杯两盏:李清照在她的传世作品《声声慢》中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25) 宋祖依它释兵权。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简称。中国古代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接受赵普建议,解除武将兵权,以免重蹈晚唐五代灭亡之覆辙。建隆二年(961),太祖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等宿将饮酒,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因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
(26) 乾隆龟龄有奇效。
乾?。杭辞甯咦诖炕实?,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驾崩时年为八十九岁。
龟龄:这里指的是龟龄酒。对于乾隆的长寿原因,后人认为与他经常服用有着补益增寿作用的龟龄集和龟龄酒是分不开的。
(27) 陆游万事付一觞。
陆游:陆游字放翁,宋代诗人。陆游《醉赋》:“我疾多自愈,初非遇奇方。我生固多难,欲虑忽已忘。颓然乱书中,不知岁月忙。有时或得意,炙冷不暇尝。乃今又大悟,万事付一觞。书中友王绩,堂上祠杜康”。
(28) 苏轼把盏咏水调。
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南宋大文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9) 醉卧沙场君莫笑。
此句语出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0) 挑灯看剑把国报。
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以酒写闲置之愁,报国之志。
(31) 景阳冈上十八碗。
景阳冈:景阳岗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说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端按罚何渌稍诨丶业耐局校饭把舾杂龅揭恢幻突?,在连喝了十八碗酒的情况下把这只猛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出去一大害。后被世人传为佳话。
(32) 智深醉后五台闹。
智深:即鲁智深《 水浒传》人物。原名鲁达。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又称鲁提辖,此名因他职位所称。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生活环境是北宋年间。鲁达是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鲁智深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可是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酒后大闹五台山。就此显示鲁莽豪放、不受约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