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 陶香中国
“7000年的时光,有什么瑰宝可以璀璨至今,历久反而弥新;九万里大地,又有什么经典可以世代珍藏?它叫仰韶,在仰韶,火是文明的母亲,仰韶人用火烧出了陶……”伴随着仰韶文化品牌形象大使、中国国际著名导演陈凯歌对仰韶文化深情的解说,仿佛把我们一下子带到了7000年前的远古时代。
如今,在中国乃至世界,提到仰韶,立即会联想到仰韶文化发现者、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仰韶村遗址、韶山、小口尖底瓶为代表的彩陶陶器等等,当你走进位于渑池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时,对于这些与仰韶文化相关的关键历史故事,解说员是必须向你详细讲解的。当然还包括一个以“仰韶”命名的企业和一个以“彩陶”命名的品牌,这就是河南仰韶酒业和其主导生产的彩陶坊酒。
说到近年来仰韶酒业的快速发展和彩陶坊酒的崛起,作为中原人有目共睹。从在第三届国际慈善论坛上向20个国家元首赠送国陶酒,到陈凯歌欣然担任仰韶文化品牌形象大使;从彩陶坊酒香型被认定为是中国白酒的第十三种香型——中华陶香型,到被选为唯一供奉酒礼献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从“陶质材料用于白酒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项目获国家级“白酒陈贮、勾兑、感官品评技术10大科技成果”奖,到博士后研发基地陶香型白酒科研项目开题……这一切无不说明,作为传承仰韶文化的责任企业,河南仰韶酒业正在书写一个丰满、生动的“陶和酒”的故事。
彩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唤醒了中国先民审美的自觉,彩陶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而庙底沟人头器口瓶,其造型之奇谲朴雅,宜其为今日仰韶酒之储器而流布于天下。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国学家、思想家、书画家、诗人范曾
仰韶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文化之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仰韶文化其实就是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陶蒸锅和陶蒸酒器,是中国最早的陶蒸酒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鹳鸟石斧图彩陶酒缸”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仰韶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外交酒具双连杯,而中国最早的船型酒器的出现,则说明了人类祖先擅酿酒,擅饮酒。有了陶,有了酒,中国陶与酒的发明影响了整个世界,精美珍贵的中国陶自古以来名扬海外,中国因此而获得“陶国”和“酒国”的美誉。
仰韶酒的成长发展一定离不开对仰韶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文化的力量一定是仰韶发展的动力源泉。
2009年7月20日,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名人走进渑池·品味仰韶”——第三届国际慈善论坛暨向20个国家元首赠送彩陶坊酒的顶级收藏酒仰韶国陶酒为标志,仰韶彩陶坊和国陶美酒之风伴随酒香迅猛刮遍神州大地。在这次论坛上,陈凯歌欣然担任仰韶文化品牌形象大使。
2011年,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仰韶彩陶坊酒是7000年仰韶文化所传承的瑰宝,是7000年厚重文化所承载的物质产品。作为仰韶文化传承主体之一的仰韶酒业,秉承“为中国酒业引领世界消费而持续精进,使仰韶文化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伟大智慧”的立企宗旨,立志于仰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让文化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
陶酒之柔
仰韶文化七千年,酿酒陶器创例先。往日汉王重蒸馏,来时贵客乐心田。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秦含章
2008年,仰韶彩陶坊酒应运而生。彩陶坊酒在包装设计上可谓煞费苦心,精益求精。彩陶坊酒瓶源于7000年前仰韶文化中鱼纹葫芦瓶的外形,并按照仰韶文化中的制陶工艺精心烧制而成,充满仰韶文化气息的彩绘图案与现代烤金工艺的结合,完美展现了古今辉映之美,在色彩、格调、平面等表现语言上,做到了每一个元素、每一个色彩的运用,无不周到而有寓意,赏鉴彩陶坊,就好像是对7000年前的穿越和遐思。
鉴赏彩陶坊的设计,你可以体会到来自德国的严谨与科学,来自瑞士的精工与灵巧,来自意大利的优雅和浪漫,来自中国的圆满和寓意,“仰韶彩陶坊酒”的包装荣获了2008年世界包装设计最高奖——“世界之星”大奖,消费者对其爱不释手。
国陶酒是定位高于彩陶坊的另一款彩陶酒。国陶酒的包装沿袭了仰韶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这是一位母亲饱满的身体,仿佛生命就蕴含其中,它的造型简约,却暗示天地一体的鬼斧神工之作。”这是陈凯歌对圆雕陶器的美誉。国陶酒的包装来源于此,并结合了一些现代元素,古朴大方。
陶香之特
中华陶香型白酒:微黄透明,香气幽雅、细腻、醇厚丰满、圆润舒适、香味谐调、余味爽净,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白酒香型的一大创新。
——由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高月明、高景炎、徐岩、赖登燡、张国强、刘建利、沈祥坤等组成的专家组
6月9日,在渑池县仰韶酒业生产基地,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研发基地陶香型白酒科研项目开题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确立陶香型白酒这一重大工程正式拉开大幕,也加快了陶香型成为中国白酒史上公认香型的步伐。
说起中华陶香型,河南仰韶酒业公司董事长侯建光和他带领的技术团队功不可没。对于仰韶风格的创新之路,侯建光苦心探索、坚守了近十年。侯建光在很多场合都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他坚持认为,河南白酒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全国白酒不可比拟的好品牌,但为何发展缓慢?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制约豫酒发展的是品质,是消费者的认知。
因此在2004年侯建光就任董事长后,就明确提出要先把酒酿好,只有把酒酿好了,消费者才会接受。因此带领技术团队,十年如一日地开始了从传统浓香向多香的工艺领域研究探索,尝试从单粮、单香向多粮多香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
为了创新求变,从香型风格上寻找差异化,2005年,侯建光就向技术团队明确提出“不拘一格、满足消费、控制成本、自成一格”16字方针。最终目标是:好喝、耐喝、好受、有益。
2006年河南仰韶酒业成立了以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为名誉组长、原河南省食品研究所所长刘建利为组长的芝麻香型科研小组,最终在2008年年底,生产出河南省第一瓶芝麻香型白酒,这为侯建光后来提出的“九粮兼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8月8日,全国著名白酒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论证认为,仰韶彩陶坊酒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确立为中国第十三种香型——中华陶香型,这是中国传统白酒香型的一大创新,也是对仰韶彩陶坊酒的工艺、品质权威的论证和评定。
陶融之魅
陶香工艺的实质就是由两个“四陶”组成。一、陶池生成、陶甑强化、陶坛老熟、陶瓶优化和稳定;二、陶酱、陶浓、陶清、陶兼形成陶融兼香风格。纵观中国白酒,没有一家白酒生产过程中不使用陶制品的,酒离不开陶。
——中国白酒工艺大师侯建光
2014年11月17日,中国著名白酒专家、中国酒业协会专家组组长梁邦昌在实地考察仰韶酿造工艺和品鉴彩陶坊酒后高度评价:仰韶香型变革带来企业腾飞。仰韶在原有的香型工艺基础上,规范提升、创新工艺,酿就了陶酱型、陶清型、陶浓型、陶兼型等多香型并存的陶融新香型白酒。酒体体现了一个“融”字,融合度前所未有,并对酒质进行品鉴:好喝、耐喝、好受、有益,具备陶香独特口味。
从2008年江南大学酿酒研究中心在仰韶设立分院,到中华陶香型白酒的诞生,再到河南首个白酒博士后研发基地落户,所有成果都证明了一件事:这是一个品质营销时代,更是一个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联姻的时代。
正如侯建光所提到的一样,“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理性回归”。酒企在满足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需求之外,更要关注消费者在口感味蕾、风格喜好等方面的高层次需求。
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辉多次评价,这么多年来,仰韶酒业在白酒的研发和创新上花了大工夫,下了大力气,做了大投入,在陶香型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这一成果对于豫酒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老总语录
河南仰韶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卫凯
仰韶文化的主体表现是彩陶文化,仰韶彩陶文化开启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让容器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了陶质容器让食物储藏、食物蒸煮成为了现实,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饮食文明,酒文化的诞生首先是彩陶容器的出现……仰韶文化首先是陶文化,其次是酒文化,再次是象形文字的形成启蒙。有了酒文化直接促进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加速了原始氏族社会向更先进社会结构形成的进度!仰韶文化本身,就是一杯中华文明的美酒,酒香绵延至今,源远流长。
仰韶彩陶文化连绵不绝,继往开来!中华陶香型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河南日报名酒 申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