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酒“破立观”
从2012下半年至今这2年多的时间是对行业旧秩序的破坏期,整个白酒处于一个纠结和困惑的时期。未来2~3年则是重新建立新秩序、新模式的时期!
二、白酒“弱复苏”
龙头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开始复苏,但龙头企业在恢复增长的同时,行业整体增长速度不会迅速提高,非龙头企业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行业进入了“弱复苏”阶段。
三、梯次恢复增长
历经两年多的调整,各大酒水企业的业绩分化明显。下一阶段,不同品牌地位的企业将表现出更明显的转型分化,以及不同的增长性特征。
四、开启又一轮增长
2015,酒业结束调整期,开始触底反弹,大部分酒企完成相关战略调整,新一轮酒业增长新高峰或将开启。
五、酱酒市场仍将不断增长
酱香白酒目前占据的市场份额还比较低,酱香白酒适应了消费者追求健康、品质的消费升级需求,还有较大的上升和增长空间。2008年,全国白酒总产能为560万吨,酱香型白酒仅占0.3%.,之后每年的平均增速为16%,接近GDP增速的2倍。到了2012年,酱香酒份额扩大到3%,而在未来几年,这种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六、新商业模式创造新天地
互联网+时代,传统白酒行业并非抱残守旧,而是紧紧拥抱时代趋势,如泸州老窖三人炫爆品,酒鬼封印20天1个亿,“巨刚众酒”众筹模式,1919的O2O新商业模式,洋河1号店、江小白等等,来为行业点燃新思维、指引新路径,小荷已露尖尖角。拥抱新型商业模式已经不仅仅处于探索尝试阶段,而是已经在路上。
七、混改并购将是新常态
虽然沱牌、景芝混改遭遇折戟,联想收购后运营并不理想,但却依然无法阻挡趋势前进的车轮。因为酒企会选择混改来改善自身状况,资本仍然看好白酒未来资产回报。导致,进入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必将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频繁出现的白酒企业股权交易、重组并购,在未来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八、寻找新的增长极
中国白酒在寻找新的增长路的过程中,最典型的三大现象。
一是,大众酒现象;
二是互联网热;
三是,扎堆新的品类(预调酒、健康酒等)。
中国白酒呈现的三大现象,如果用趋势解释,说明中国白酒最能把握趋势与机会;如果用盲从解释,说明中国白酒企业依然没有拜托中国企业的劣根性,快速破坏一个新的机会或新的行业;如果从竞争解释,说明中国白酒根本不懂竞争,在自身行业没有呈现洗牌彻底、无可增长时,扎堆融入新的行业或品类,其实只是短期徒增一点业绩,而长期遭遇负累。
九、未来经销商转型成为主流
当经济与行业呈现下行趋势时,最遭殃的是流通性质的商业组织。经销商的规模利益与溢价水平同时遭遇考验,转型势在必行。
在酒业专家晋育峰看来,未来经销商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向下游挺进,自建终端做终端运营商,无论是借鉴1919模式还是酒便利模式;
二是,终端精细化运营服务商,精细到某个领域,要么做流通,要么做商超,要么做餐饮等等,在不同的渠道和系统细分以后,找到自己核心的竞争优势,深耕下去。
三是,向上游迈进,要么参股,要么反向收购;
四是,平台服务商,充当资金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或者政策投放的平台,发挥平台优势,向下走服务,形成平台服务商;
五是,物流配送商,像之前做饮料出身的,有比较成熟的仓储和物流设施,挣物流配送的费用;
六是,双线融合服务商,线上线下,包括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也包括线下体验,线上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