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酱香型白酒纯天然酿造成就的高品质,成为站稳并拓展市场的法宝,在近期特别是一季度酒市场的种种迹象得到印证。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不仅全省产酒突破10万千升,茅台集团一季度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同时,其贵州大曲坛装酒电商平台首发预售,贵州白酒走过2013年至2014年深度盘整期之后,在 2015年赢得开门红,可谓喜事连连。
1.整体形势较好 全省一季度产酒突破10万千升
今年一季度,贵州白酒逆势上扬。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省白酒产量达10.08万千升,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1.3%。从调度情况看,茅台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产销量、营业收入、利润和税金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金沙酒业、贵州珍酒保持高位增长,国台、青酒运行总体平稳。
不过,受经济大环境压力和行业深度调整影响,我省白酒行业运行在第一季度喜忧参半,部分经济效益指标增幅有所下滑。针对当前我省白酒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政府要求,围绕目标抓调度、市场抓营销、品牌抓推介、项目抓达产、政策抓服务、要素抓整合等六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大行动为抓手,抓紧出台和实施进一步支持白酒行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业内人士称,随着人们追求原生态酿造欲望的提高,贵州白酒产业将依托其产品附加值高这一优势,顺利实现市场拓展和保持行业稳步发展。
2.领军企业破局 茅台集团一季度破百亿大关
贵州白酒产业整体上突破10万千升大关的背后,始终有行业领军企业在带动。其中,作为国内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茅台集团引领贵州白酒产业稳步前行。
糖酒会期间茅台“三茅一曲”(王茅、华茅、赖茅和贵州大曲)陆续上市之后,作为贵州白酒产业旗帜的茅台集团,在郑重承诺“茅台酒不降低出厂价格、不增加销量、不增加新经销商”,实现“开门红”:仅一季度,茅台酒销售量同比增长39%,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5%,茅台系列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7%,继续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成为业界一道独特而绚丽的风景,撑起了中国白酒行业的一片天。
同时,茅台集团旗下习酒公司一季度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省内市场实现100%增长,省外市场实现40%增长,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其它白酒品牌如金沙酒业,不仅在本土市场疯狂扩张,还陆续走出贵州,迅速向华东、华南等国内大区市场拓展。
3.酱香型白酒 纯天然酿造成就高品质
从4月19日开始,贵州大曲首发收藏纪念版2.5L坛装酒在茅台商城、天猫官方旗舰店两个线上渠道发售9999坛,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贵州酱酒“以质取胜”的崛起,增强贵州白酒企业的发展信心。
茅台酱香家族“三茅一曲”共推出了10余款产品。据了解,一百年前,茅台镇的传奇酱酒第一次推向世界,酱香酒以独特的创新工艺征服了消费者。百年之后,颇具工匠精神的酱酒传统工艺成了茅台核心竞争力,“从投料到出厂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传统工艺为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经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再经分型贮存,以酒勾酒,包装上市,历时五年。”的纯天然传统酿造工艺,深受业内及消费者欢迎。
“现在习惯喝酱香酒了,不仅是纯天然的酿造工艺,而其白酒品质、口感以及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是其它白酒所不能比拟的!”从山东到贵阳当医生的任先生坦言,刚来贵州时不习惯酱香型白酒,但尝试喝一年后,渐渐习惯了喝酱香型白酒。任先生说,尽管自己对白酒产业不了解,但就目前的形式看来,贵州酱酒崛起是一种趋势,“液态酿造的白酒,确实不太敢恭维!”
业内人士表示,就整个国内白酒市场,茅台酒一枝独秀,但是整个酱酒的市场占有率较低,这也是茅台试图布局酱香战略的原因。据了解,由于酱酒纯天然酿造,绝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除了生产周期长,还有坚持陈酿不卖新酒的传统,产品价格普遍较高,加之以往贵州酒企的营销管理落后,导致在“以价取胜”、“以假乱真”的中低端白酒市场中处于被动局面。
专家认为,基于茅台集团酱香战略的布局,贵州白酒的高性价比特性,将成为推动贵州白酒产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