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与春节的酒俗
元旦、春节饮酒,最初是为了驱恶辟邪,以此满足
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和祛病健身的目的。
元旦饮酒的习俗在中国的历史上多有记载。如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正旦蒙赵王赍酒》中有“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的句子;唐代杜甫的《元旦示宗武》中有“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宋代陈适的《闻师文过钱塘》中有“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有“椒柏酒:元旦饮之,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元旦”一条中记有:“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新中国成立之初,董必武有诗:“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钡鹊?,都说明历史上从未间断元旦饮酒的习俗。
元旦、春节饮酒最迟在汉代已经盛行,新年第一天早晨,先举行祭祀仪式,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阖家平安。不分尊卑,全家列坐在先祖神位前,然后开始饮酒,从最小的一位开始。因为小孩新年长一岁,是家中的希望,要先饮,年长的人新一年留下的时间又少了一年,是失岁,故要后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