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酒现象二:品牌引导市场
没有品牌就没有忠诚的消费者
2013年,中国对葡萄酒的需求已经贴上了专属“中国现象”的标签。就连波尔多地方农业商会业务的经理Philippe Abadie都开始说:“我们不能再妄想让中国消费者记住我们是谁,中国人喝葡萄酒其实不太关注标签上的英文,甚至说是不懂英文的。例如300多个进口品种中,卖得好的只有4、5个,如果只是把消费者放到一堆酒里让他们自己选,我们这种高雅的推广势必会失败的。”
中国现象的根本因素在于中国市场多元的消费模式所形成的不同,不可完全照搬西方的文化模式。中国市场在接纳葡萄酒那一刻就面临了全世界的瞩目,就应该为这个市场量身打造一个专属于它的系统,需要把法国葡萄酒文化和中国市场环境相结合,用毛主席话说:“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既不能照搬外国葡萄酒文化和模式,也不能闭门造车。这样才能走出一条路来!
中国消费者不会去同时面对几百种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的,讲究情调、个性的消费者不足千分之三!如何面对千分之九百九十七以上的大众,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要转变进口酒商的理念,把打造中国市场品牌战略锁定为方向,力争品质有优势,性价比高,将进口酒当做国产酒卖,走适合中国特色的品牌化市场路线才能获得更平等的竞争市场。(中国酿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