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白酒”遇冷
“胜景干黄”回购风波引发酒行业对“纸白酒”的担忧
“纸白酒”,从一诞生就争议不断。前不久,由于酒品回购人湖南胜景干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向交易中心提交足额的回购保证金,多位通过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简称上海酒交所)购买胜景干黄酒品的投资者对能否如期实现回购表示担心。虽然后来在舆论的压力下问题得以解决,但“纸白酒”话题仍然引发了新一轮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事件:“胜景干黄”回购爽约风险
“纸白酒”是近年来的新兴投资模式,业内比较权威的解释是“将白酒当成股票去买卖,通过建设交易平台,减少中间渠道,促使国内酒价透明化”。按照设计,“纸白酒”既能够在线上通过终端进行虚拟交易,也能够满足线下实物交割的要求。
然而,该理财品种的发展之路颇为坎坷。经历了2011年和2012年的短暂繁荣后,纸白酒持续下跌的消极态势便一发不可收拾。尤其在前不久发生的“胜景干黄”品牌回购风波曝光后,行业中更是一片哗然。
当时,根据上海酒交所发布的相关公告,“胜景干黄·珍藏精品”在其回购期(2014年10月21日至2014年10月29日)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回购量为76183瓶。而截至10月20日,酒品回购人湖南胜景干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向上海酒交所提交足额的回购保证金。
然而此前的胜景干黄·珍藏精品申购公告显示,该酒品于2013年11月25日开始发售,发售总量为99999坛,公开发售量为66190坛,发售价格为890元/坛(每坛的容量为2500ml),余下的33809坛则为定向配售,不参与本次发售的回购。
该申购公告中明确表示,如果该酒品挂牌交易首日起至2014年10月20日的期间内不能连续65个交易日收盘价达到或超过1030元/坛(合206元/500ml),则发售人在公告规定的回购期内按回购价1025元/坛(合205元/500ml)对参与回购的客户履行回购义务,回购数量为参与回购的客户在回购期内以回购价格卖出的数量。
影响:“纸白酒”整体交易惨淡
近日,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胜景干黄”品牌回购风波已经平息,但一提“纸白酒”,质疑声仍接二连三。“纸白酒”泡沫终要破灭?酒交所模式何去何从?
“做纸白酒投资,自己喝的比较少,主要还是为了赚钱。”一位白酒经纪人透露,不管是什么理财方式,都是有风险的,纸白酒这种理财方式肯定也是有风险的,“投资收益不能保证,这就像股票一样,它也有涨跌。”
以目前发行产品数最多的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为例,自从其修改了规则之后,共有10款产品发行将近一年。其中景芝、杜康、黄山头等四家酒厂可以免回购;而诗仙太白、茅台神州2013、胜景干黄2013等5款产品却要被迫回购。
“此次事件是胜景干黄自身的问题。此前从未出现过发行方未提交回购保证金的情况。”上海酒交所董事长李雯峰表示。
分析:“纸白酒”因何泡沫破灭
进入深度调整期的白酒行业着实让投资者陷入了“尴尬”。而自2013年年初开始,“纸白酒”投资带来的风险隐患就开始逐渐显现:随着白酒现货价格下跌,“纸白酒”的价格开始涨少跌多,交易疲软。从上海酒交所的交易平台显示看,连续数日,也只有少数品牌出现新交易。
对此,一酒企负责人这样呼吁:“白酒市场已经够艰难了,就别再玩虚的了,认真把品质做好,把市场做好才是正事。”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白酒营销专家指出,胜景干黄曾因财务问题在临敲钟一刻上市被否决,说明其资金链或并不宽裕。另外,干黄是一个区域性的小品类,其市场份额增长缓慢,市场容量小,品类销售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其价格的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将产品类金融化避险效果有限,毕竟虚拟市场和实物市场密切关联,酒企很难摆脱库存和现金流的制约,且目前多个酒交所交易产品大量处于库存状态,一旦白酒市场不景气的时间超过预期,“纸白酒”将给酒企和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麻烦。
而一位投资者却这样说,“纸白酒”投资同股票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股票是权益交易,而白酒理财产品是实物交易。“目前白酒理财产品交易活跃度之所以不高,还是由于投资者的参与度不够,股票市场刚开始也是如此,这需要一个过程。”
“酒类交易所模式在欧美正成为一种成熟的酒品交易平台,但在国内只能说刚刚起步,受到交易规则、传统模式的影响,加上很多人对它的风险还不是很了解,也缺乏理性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应对措施。”酒业营销专家吕咸逊介绍说。(霍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