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仍将成为酒类市场变革前站
6月21日,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三届一次理事会广东召开。作为一年一度的广东酒业盛会,广东省酒类行业的流通领域大佬、生产企业老总、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上海市酒类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卢荣华,以及广东省各级酒业协会领导、酒类专家、行业媒体等风云人物云集广州,回顾、总结广东省酒类2013年的成绩和经验,当前现状以及表现趋势等,预判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并对2013年度广东酒业的功勋人物等先进个人、优秀营销商等单位和畅销品牌等产品进行表彰。
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致辞。他援引狄更斯《双城记》里的一句话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当前民族复兴的过程中,经济面临转型,酒业也正面临各种挑战。他提出了三大主要观点,即产能过剩是相对的;食品安全要时时挂在嘴边;对三公消费面不要心存侥幸。
经济形势不好,消费的理性程度也变高了。这将是更有利于名优酒和名牌酒的市场形势,关键是我们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同时,也应当提倡消费者养成高品质的饮酒生活。他举例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雅趣,是我们酒业营销应当传承和创新的传统。我们应当学习和传播酒文化,倡导高品位得饮酒文化,创造出更美好的精神生活。
协会力主促进产业、市场变革与升级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彭洪介绍说,广东省历来是酒类消费大省,2013年总销售额393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下降17%。作为酒类市场前沿,在全国酒类市场极具代表性。同时由于“三公消费”比例小,而商务消费和民间消费比例大,因此,在此轮产业调整中,广东仍将成为全国酒类市场变革的前沿。
相对于酒类市场的规模优势,广东地产酒呈现一弱一强的态势,其中弱者为白酒,2013年总产量34.3万千升,约占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生产总量2.8%;强者为啤酒,2013年总产量417.2万千升,约占全国总量8.2%。同时,广东市场的开放程度全国首屈一指,名优白酒和洋酒品牌云集,因此形成品酒、国产酒和进口消费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啤酒销售135亿元,国产酒125亿元,进口酒133亿元。
彭洪分析说,尽管市场环境不利,但广东省酒类市场在2013年的运行状况和各种成绩还是有一定进步,这是企业自主发展、协会协助配合,各界人士共同支持的结果。
在生产方面,企业文化和装备设备不断提升,规模逐渐扩大;技术力量得到加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营销模式有创新,市场拓展能力有进步。
在市场流通方面,名酒高价位酒冲击大,小酒低价位酒稳中上升;啤酒产销大,利润有所回升;营销多样化,满足消费需求;进口酒站稳广东市场,高价位酒受阻,葡萄酒增量;地产酒销售量增大,区域竞争激烈。
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同质化多;技术交流少、内耗大、合力不足;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经营压力大;人才紧缺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地市协会的大力帮助下,广东酒协围绕实施“放心酒”工程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主要工作包括:坚持不懈推动地产酒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举办年度技能大赛;顺利完成协会换届工作,成功举办广东酒博会;服务会员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和谐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办好《广东酒业》杂志。
2014年是酒类航而已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也是广东酒类行业最困难的一年。广东酒协将继续发挥协会的传统优势,并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和服务水平。管好市场,做好服务:继续抓好“放心酒”工程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督查,倡导健康喝酒,文明品酒,推动地产酒健康发展,同时积极配合、支持河源市创建“中国客家黄酒生产基地”;积极筹备和制定“广东米酒的证明商标”、“广东客家米酒地方标准”,以及“广东豉香型酒的品鉴标准”,开展消费者教育和地产酒的宣传普及工作;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协助流通企业的商贸转型,配合各流通企业开展活动;为流通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专业营销服务;继续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开展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人才培训业务,努力提高我省酒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组织实施2014年品酒技能大赛,带动品酒技术人员学技术、比技术的热潮;加强各分会的指导监督工作,努力提升各分会的服务水平,细化服务准则和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更有效地服务会员企业开展系列活动,办好《广东酒业》的发行和编辑工作;继续开展年度的评先评优工作,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广东国际酒类博览会,为广大酒企搭建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国内外的交流考察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区域的战略合作,整合有效资源,推动广东酒业的进步和影响力;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反映会员诉求,解决行业突显问题;树立行业信誉,促进行业和谐有序发展。
名企论道:健康饮酒将成消费主流
今年,协会年会形式进行创新,邀请了泸州老窖广东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宾登台论道人,讲述中国白酒文化与健康及国窖1573营销之道。
李宾发言认为,名白酒在广东市场面临的主要竞争,是和洋酒之间的竞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白酒是中国几千年生活习惯的载体,白酒更加适合我们的生活习性,符合健康饮酒的生理需求。由于广东是改法革开放的前沿,洋酒进入广东市场比较早,因此形成了部分洋酒消费的市场氛围。李宾呼吁说,更多的广东经销企业应该更多代理推广中国白酒,多多支持白酒这一民族传统产业的发展。
目前,他首先指出,关于白酒夕阳论的观点再次泛起,这显然是不了解经济规律,不了解产业发展规律,更不了解白酒内涵的体现。无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酒作为人们生活中情感文化催化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都会有相对稳定的发展。
未来决定市场消费的,将是品牌的力量,而中国白酒的未来竞争一定是向原产地集中,向名酒集中。任何一个品牌都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基于此不断提升与创新。
李宾透露说,泸州老窖拟将以广东市场为试点,发起高档白酒中度化运动,以浓香鼻祖的行业担当,引导和鼓励消费者形成理性饮酒、健康饮酒的消费理念。李彬介绍说,46度国窖1573酒更加符合当前消费者对于白酒风味的需求,也将成为泸州老窖在广东市场谋局与创新的重要举措。
几百年的老窖池,成就了国窖1573的卓越品质和非凡气度。以生命中的那坛酒为例,这是一个体现和谐家庭与社会伦理关系的白酒产品,情感属性极强,可以促进社会与家庭和谐。泸州老窖希望与广东地区的经销商联合,以各种形式,完成对白酒价值不断走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倡导现代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在经济调整期内,创造新的财富传奇。
广东白酒谋求逆势增长
因为坐拥广东这一雄厚的市场资源而迟迟不能发力,广东地产白酒希望在新一轮的调整中寻求翻身机遇,谋求逆势增长之道。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领导介绍说,广东省政府机构改革之后,食药局增加了对白酒实施管理的行政职能。目前食药总局正在对广东白酒企业进行普查,拟将出台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措施。
协会呼吁广东白酒骨干企业应当承担起振兴广东白酒的使命。在协会领导的倡议下,与会嘉宾就建立技术交流与协作起来机制,建立各厂之间互访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呼吁提高广东白酒的解产品品质和品牌内涵,增加与包装机械相关企业的联合,以及增强产品标准和生产规范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广东省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酒分会会长王富强总结说,当前的产业调整是广东地产白酒难得的发展机遇。广东白酒企业既要顺应形势,更要积极创新,"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参观、学习国内外优秀酿酒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实践。请进来,就是要尝试与优秀的投资商进行资本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和营销经验,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水平。(糖酒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