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拥有堪比中药的保健功效,您知道吗?
饭局酒桌上,总会有人在喝白酒和还是红酒之间犹豫不定!现在更有人说,红酒保健功能更强一些···
众说纷纭,那我们还是扒一扒到底红酒更保健呢?还是白酒在保健功能上更胜一筹!
中国白酒酿造界最权威学府江南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白酒保健功能大于葡萄酒,而且前者比后者更洁净、更保健。因为中国传统白酒采用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方式制曲、多维微生物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在固态蒸馏过程中将产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了选择与纯化;而葡萄酒为酿造酒,更多的风味物质来自于葡萄原料和后期的橡木桶陈酿。
一说到江南大学,小编就按耐不住傲娇的小情绪,话说江南大学与研制开发中华陶香型白酒的仰韶酒业联合成立了“江南大学仰韶酒业兼香型白酒研究院”,并在仰韶酒业成立“江南大学酿酒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酿造技术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白酒第十三种香型——中华陶香型白酒的诞生起到了推进作用。
目前,中国白酒已定性检出的微量成分达千余种(包含醇、酸、酯、醛、酮、酚、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不仅赋予中国白酒独具魅力的滋味特色,同时也构建了中国白酒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目前,已确定出白酒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成分超过160种。
大家可能不知道,一杯白酒中蕴含的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达到了近1500种。这些白酒生物活性成分能够缓解酒精伤害,能增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因此,如果适量饮用白酒,是非常有利健康的。
白酒能加速血液循环,调节、改善体内生化代谢。
古代医学已证明,白酒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神经传导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这一功效早已在我国民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白酒能消除疲劳和紧张。
通过乙醇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的功效,使人精神愉快,减少疲劳和忧虑及紧张心理,少生病。
俗话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众所周知五谷杂粮是现代养生推崇的饮食习惯,白酒正是从这五谷杂粮中提取出来的精华。经过自然发酵,不仅赋予中国白酒独具魅力的滋味特色,同时也构建了中国白酒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从中国白酒微量成分来看,有机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杂环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其中有些成分属于功能性保健因子。白酒中的这些功能性成分来自自然发酵,与中药材均为天地同醸,都有同归自然的属性,这些自然的属性让白酒与中药材有了异曲同工之效。
您要是不相信,请看下表,这里仅选取57味中药材和白酒微量的成分比较如下,一块来看看涨涨姿势吧?
序号 |
中药名 |
与白酒的共同组分 |
功效 |
1 |
川芎 |
阿魏酸、川芎嗪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
2 |
半夏 |
含β-与γ- 氨基丁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
3 |
百合 |
脂肪、有机酸 |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
4 |
山药 |
植酸氨基酸(10多种)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
5 |
千年健 |
含挥发油,其中有α-蒎烯、β-蒎烯等 |
祛风湿,健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
6 |
落新妇 |
2-羟基苯乙酸 |
祛风,清热,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头身疼痛、发热咳嗽 |
7 |
芦根 |
天门冬酰胺、多糖类、糠醛及水溶性糖类等 |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
8 |
天南星-虎掌南星 |
氨基酸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
9 |
天麻 |
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 |
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 |
10 |
荚果蕨贯众 |
脂肪酸,其中以花生四烯酸为主 |
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用于蛲虫病、虫积腹痛、赤痢便血、子宫出血、湿热肿痛 |
11 |
水半夏 |
含有机酸、酚类化合物 |
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
12 |
升麻 |
阿魏酸及有机酸等 |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麻疹不透、脱肛、子宫脱垂 |
13 |
白茅根 |
苹果酸 |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
14 |
延胡索—齿瓣延胡索 |
棕榈酸、豆甾醇、油酸、亚油酸、亚油烯酸等 |
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
15 |
菝葜 |
酚类、氨基酸、糖类 |
祛风利湿,解毒散瘀。用于关节疼痛、肌肉麻木、泄泻、痢疾、水肿、淋病、疔疮、肿毒、痔疮 |
16 |
莪术──广西莪术 |
含a-蒎烯、莰烯、蒎烯、柠檬烯、a-松油烯、丁香酚 |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血瘀闭经、饮食积滞 |
17 |
当归 |
含当归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
18 |
防风 |
甘露醇 |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湿瘙痒、破伤风 |
19 |
明党参 |
有机酸 |
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 |
20 |
毛冬青 |
含酚类、甾醇、三萜、氨基酸、糖类等 |
清热解毒,活血通脉。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血柱闭塞性脉管炎;外用治烧、烫伤,冻疮 |
21 |
麦冬 |
钠、钾、钙、镁、铁、铜、钴、铬、钛、锰、铅、镍、锶、钒和锌等微量元素 |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
22 |
玄参 |
植物甾醇、油酸、亚麻酸、糖类 |
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绎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
23 |
西洋参 |
含精氨酸、天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 |
补肺阴,清火,养胃生津。用于肺虚咳血、潮热、肺胃津亏、烦渴、气虚 |
24 |
天冬 |
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近20种氨基酸,5-甲氧基-甲基糠醛 |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
25 |
火麻仁 |
亚麻酸、亚油酸等 |
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
26 |
花椒 |
不饱和有机酸 |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
27 |
瓜蒌 |
果实含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种子含油酸、亚油酸及甾醇类化合物 |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
28 |
代代花枳壳 |
柠檬烯、癸醛、壬醛、十二烷酸 |
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闷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脱肛 |
29 |
木瓜──冥楂 |
含苹果酸、果胶酸、酒石酸 |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治风湿痹痛、菌痢、吐泻 |
30 |
猕猴桃 |
有机酸 |
解热,止渴,通淋。用于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 |
31 |
预知子 |
含油酸甘油酯、亚麻酸甘油酯等 |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利尿,杀虫。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 |
32 |
西瓜皮 |
果汁含瓜氨酸、苹果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 |
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
33 |
无花果 |
含枸橼酸、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脯氨酸、草酸、苹果酸、莽草酸、奎尼酸等 |
健脾,止泻。用于食欲减退、腹泻、乳汁不足 |
34 |
红花 |
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 |
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
35 |
皂角刺 |
棕榈酸、硬酯酸、油酸等 |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
36 |
灵芝 |
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硬脂酸、苯甲酸等 |
滋补强壮。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 |
37 |
油茶油 |
脂肪油,主为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 |
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用于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阻塞性肠梗阻、疥癣、烫火伤。又为注射用茶油原料及软膏基质 |
38 |
马勃 |
含亮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 |
清肺利咽,止血。用于风热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
39 |
昆布 |
含甘露醇、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和磺、钾等 |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
40 |
海金沙 |
棕榈酸、油酸、亚油酸 |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
41 |
含羞草 |
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
安神镇静,散瘀止痛,止血收敛。用于神经衰弱、跌打损伤、咯血、带状疱疹 |
42 |
广金钱草 |
酚类、氨基酸 |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尿赤、尿路结石 |
43 |
杠板归 |
阿魏酸、香草酸 |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咳。用于肾炎水肿、百日咳、泻痢、湿疹、疖肿、毒蛇咬伤 |
44 |
江南卷柏 |
含醛类成分,另有酚性、酸性及中性物质 |
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胸胁腰部挫伤、全身浮肿、血小板减少 |
45 |
西番莲 |
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肉豆蔻酸、谷甾醇等 |
除风清热,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头昏、鼻塞流涕 |
46 |
鱼腥草 |
辛酸、癸酸 |
清热解毒,清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
47 |
菥冥 |
脂肪油,脂肪油中含芥子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烯酸等 |
清肝明目,和中,解毒。用于目赤肿痛、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肝炎、阑尾炎、疮疖痈肿 |
48 |
罗布麻叶 |
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氯化钾等 |
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 |
49 |
蓖麻子 |
含脂肪油(蓖麻油),油中含亚油酸、油酸等 |
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结 |
50 |
莱菔子 |
含α-、β-已烯醛、β-、γ-已烯醇、亚油酸、亚麻酸 |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
51 |
黑芝麻 |
含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甘油脂 |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
52 |
核桃仁 |
含脂肪油,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的甘油酯 |
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 |
53 |
榧子 |
含脂肪油,油中主为亚油酸、硬脂酸、油酸等 |
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 |
54 |
淡豆鼓 |
含脂肪、烟酸、天冬酰胺、甘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 |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 |
55 |
郁李仁──长梗郁李 |
脂肪油、挥发性有机酸 |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
56 |
薏苡仁 |
含肉豆蔻酸、棕榈酸、8-十八烯酸、豆甾醇等,尚含氨基酸 |
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
57 |
亚麻子 |
含脂肪油,主要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及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酯 |
润燥,祛风。用于皮肤瘙痒、麻风、眩晕、便秘 |
除此之外小编,再上一组数据:其他酒类有益成分比较
酒类 |
有益成分 |
功效 |
啤酒 |
17种氨基酸 |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
葡萄酒 |
特殊的苦味和香味物质 |
开胃、消食 |
啤酒花 |
消炎、镇痛、化痰、利尿 |
|
酒花酮和蛇麻亚酮 |
对杆菌类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如结核杆菌等 |
|
菌类糖 |
能增强人类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 |
|
白黎芦醇 |
抵制与癌症有关细胞的活动,减少肿瘤疾病的发病率 |
|
黄酒 |
21种氨基酸 |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
维生素硫胺素(VB1,0.07 mg/100 mL)、核黄素(VB2,0.06 mg/100 mL) |
营养神经和补血及补充维生素 |
|
镁的含量20~30 mg/100 mL,比红葡萄酒高5倍;锌含量为0.85 mg/100 mL |
增强食欲 |
|
铁1.0~1.2 mg/100 mL,比红葡萄酒高12倍 |
对心肌有?;ぷ饔?/span> |
由此可见,各种酒品功效各有千秋,但中国白酒中的健康功能成分在种类上远远多于其他酒系,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适量饮用中国白酒更利于身体健康。
小伙伴儿们,震惊了吧?要想身体好,小酌两杯仰韶酒!
温馨提醒:一定要记住是纯粮酿造的白酒才有堪比中药的功效哦!要喝就喝彩陶坊,九粮妙酿,陶香典范!
结束语
“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躯殒命,其害可胜言哉。”
这是五百年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白酒功效精确却又极富哲理的论述,五百年后的我们更需要理性公正的看待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千年民族瑰宝,正确认知中国白酒,弘扬中国白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