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_成都24小时上门茶_南宁24小时品茶微信wx_24小时品茶微信wx100元

欢迎光临第一位国家级女评酒委员:王秋芳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播报 » 新闻播报 » 正文

第一位国家级女评酒委员:王秋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07  浏览次数:1202
核心提示:第一位国家级女评酒委员:王秋芳 2014年,王秋芳先生年满88岁。 此时的她满头银霜,步履稍微蹒跚。但她无论走到哪里,全行



第一位国家级女评酒委员:王秋芳


 

 

2014年,王秋芳先生年满88岁。

此时的她满头银霜,步履稍微蹒跚。但她无论走到哪里,全行业的人士都愿意停下脚步,向这位泰斗致以内心的敬意。

作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知名女性,王秋芳是首届全国评酒会上唯一的女性评委和第一位国家级女评酒委员。1952年,作为第一届国家名酒的主要评比成员之一,王秋芳还是一个扎着两根辫子、脸上青春洋溢的羞涩少女。

60多年过去了,望九之年的王秋芳依然思维清晰,说话流畅,参加活动时喜欢系一条鲜红的围巾?!痘木票ā芳钦咴谕慕惶甘保盗苏庋欢位?,颇让记者感动不已:“虽然我现在腿脚不方便走动了,但我清楚地知道,我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我从来不后悔。”

筚路蓝缕点“红星”

王秋芳是少有的、在解放前就从事化验工作的女性。

1946年高中毕业,王秋芳在老师推荐下加入到北京卫生试验所,从事食品卫生监督和化验工作,工作内容涉及饮用水、食品、调味料及酒类方面的质量检测,从此王秋芳与酒行业结缘。

随着北京和平解放,王秋芳被选调到华北酒类专卖总公司生产处工作,正式接触酒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工作,自此,她在酒行业的工作正式起步。同年,在中央税务总局的第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了要成立华北酒业专卖总公司,并决定在北京建立一个生产白酒的实验厂,这个实验厂就是“红星二锅头”的前身。

当时23岁的王秋芳入选筹备小组,是6人筹备小组中唯一的一名女性,也是筹备小组中唯一一个具有与酒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目前她仍然是当年筹备组中唯一仍热心于酒行业的一名成员。

1949年的春夏之交,王秋芳等人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整个北京郊区,最终选定了京郊“八王坟”的一个旧厂区,那天是1949年5月6日。

酿酒厂的各项工作进入正轨后,王秋芳作为技术人员,开始着手开展二锅头的工艺研究、质量定型、产品评定等多项工作。他们加班加点,8月制麯,9月下旬出酒,按照国家的要求,如期在10月1日之前,完成了酿制新中国成立献礼酒的任务,并在当年实现了20千升酒的产量。

一个由酿造工艺命名的品牌和新中国第一个酒厂就此诞生。

“我们厂因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被批准参加新中国成立庆祝大会。记得当时我们是站在天安门广场的东南侧,就是现在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南门外,并目睹了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了"的激动时刻。”现在回忆起这段历史,王秋芳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

“红星二锅头”技艺是历代相传,第七代二锅头技艺传承人正是王秋芳。而此后的王秋芳也开始在酒行业熠熠生辉,并相继在葡萄酒、果露酒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逐渐闻名全行业。

从北京酿酒总厂副厂长的位置退休后,王秋芳并未赋闲在家,她参加了一些行业的研究和指导工作。1992年,国家为加强酒行业技术管理,着手准备成立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现中国酒业协会),王秋芳被选调到筹备委员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也成为了王秋芳筹备的中国酒行业的第三个重要组织工作。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成立后,王秋芳担任副秘书长职务,分管葡萄酒、果露酒,并再次参与筹备各地分会的工作。当酒行业管理工作全面铺向全国时,王秋芳参加了一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葡萄酒标准的起草,废除半汁葡萄酒、果露酒标准,白兰地标准等。2002年10月,王秋芳才正式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退休。

记者在一次前往天津采访时也得知,1973年,王秋芳还邀请了广东酒厂的代表来参加华北区白酒加协作活动,并与他们交流了新法白酒。随后,王秋芳又组织各个酿酒厂出一个代表成立了代表团,赴广东考查,以推动了华北区新法白酒的发展,成就了当年南北交流的一次盛会。

评比名酒的光辉岁月

对于王秋芳来说,1952年是值得被追忆和回忆的一年。

这一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03种酒样,全部是由国营北京酿酒厂研究室负责分析、鉴定。

不久,汾酒、茅台、泸州老窖、西凤,四大名白酒从首届全国评酒会中脱颖而出,“四大名酒”的荣耀延续至今,而这个评比,也成为中国酒业永远铭记的日子。

“因为全国评酒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技术导向又转变为市场导向和品牌导向,老百姓对评酒结果是乐于接受的,将之作为消费依据,理性选择、文明饮酒。而这又进一步推动了酒文化的进步。”王秋芳将这种多层次的引导作用比喻为“戛纳电影节”,“我们有丰富的文化基础,有杰出的名酒品牌,有典型的品质特色,通过全国评酒,让广大消费者懂得欣赏,乐于欣赏。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它的影响力还将扩大到全球范围,为我们的名酒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王秋芳来说,能够真正地创造了中国酒行业的一段历史,这是让她终生感到幸运的。在之后举办的第二、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她又作为评委或专家组成员参加,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参加五届评酒会专家。

60年后,当王秋芳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四大名酒荣耀60—名酒价值与中华文明”高峰论坛时,面对一个甲子光阴的逝去,已经被迫进行了换膝手术的她仍然颇多感概:“对我们老百姓来说,酒是生活中的特需品。我在酒行业奋斗了50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酿酒厂工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作,我与酒行业、与北京酿酒厂结下了很深厚的感情。这50年当中,我经历了很多变动与诱惑,包括担任研究所所长的邀请等,但是我一直坚持了下来。从业50多年,我一直都跑在路上。”

从1956年至今,王秋芳先后发表了100多万字的论文和著作,由她主编的轻工业部统编教材《葡萄酒生产工艺》、《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资料汇编》等,教材荣获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自编教材一等奖等多个奖项。(网易酒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