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_成都24小时上门茶_南宁24小时品茶微信wx_24小时品茶微信wx100元

欢迎光临从“还债为主”到“生产为主”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播报 » 新闻播报 » 正文

从“还债为主”到“生产为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2  浏览次数:3004
核心提示:对于身陷泥潭的辅仁药业来说,2018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经历重组的辅仁药业,被埋下了资金紧张的伏笔。同年,在大举还债的同时也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
      朱文臣:要将“还债为主,生产经营为辅”转为“生产为主,还债为辅” 这种调整的好处是稳定了生产经营,但是失去了主渠道融资方式

对于身陷泥潭的辅仁药业来说,2018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经历重组的辅仁药业,被埋下了资金紧张的伏笔。同年,在大举还债的同时也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

从“百姓药、辅仁造”到“创新药、辅仁造”,口号变化的背后,或许,朱文臣早就发现融资、还债解决不了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不过,受到辅仁集团的拖累,作为辅仁转型路上的当家花旦的熙德隆肿瘤药品有限公司也陷入了被冻结的境地。

6月15日,在郑州中华大厦10楼的会议室,朱文臣在集团中层会议上宣布:辅仁集团要改变“还债为主,生产经营为辅”的政策,转为“生产为主,还债为辅”。

融资难的2018年:重组背后的资金隐忧

如何降低短期借款债务风险呢?辅仁药业边探索边走进了2018年。知情人士严明说,在辅仁集团6月召开的中层会议上,朱文臣说,2017年开始公司主要精力用于重组上市,所以在此前提下,2018年的主要任务为融资。

2015年12月,辅仁药业发布公告称,计划收购母公司旗下开药集团百分之百股权。看得出来,辅仁集团有意借用上市子公司之壳,消除开药集团和辅仁药业之间的同业竞争,实现辅仁集团核心优质医药资产的整体上市。

不过,此次重组命运多舛。2016年9月,辅仁药业前高管邱云樵之妻向证监会实名举报称开药集团注入辅仁药业借壳交易一事存在违规行为。证监会受理举报后,叫停了原本即将开始的借壳上市重组过会安排。

直到2017年年底,辅仁药业的重组才算正式结束。而辅仁药业的此次重组,被称为医药并购界的“蛇吞象”。

同时重组可能也为辅仁如今的流动资金紧张埋下了伏笔。重组后的辅仁药业,拟采用询价方式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6.28亿元。不过,此次募集配套资金以失败告终。根据辅仁药业2018年12月22日发布的公告称,受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的影响,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配套融资工作未能在批复有效期内完成,综合考虑公司业务发展规划、资本市场状况、融资可行性等因素,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巧合的是,严明说,在集团中层会议上,朱文臣也承认,26亿元的缺失,确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司资金的流动。严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朱文臣所说的26亿元,指的就是募集配套资金失败的26亿元。

大力还债的2018年:支出约40亿元用于还债

这厢,子公司辅仁药业错过26个亿,那厢,母公司辅仁集团在还债方面花大力气?;拐那雍味矗烤咛迩榭龌挂鹊街ぜ嗷岬鞑榻峁隼捶娇傻弥?。不过,从母公司报表和辅仁系企业的质押情况上,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根据辅仁药业2018年报,2018年底,辅仁药业母公司辅仁集团货币资金仅有不到50万元,短期借款却达5000万元;流动负债6.37亿元,超过流动资产1.25亿元;而在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高达8032万元。

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7月27日,朱文臣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辅仁系企业出质状态为有效的信息共有24条。综上,河南商报记者粗略统计,2018年以后,辅仁系出质股权金额为75632.86万元,占总数的88.5%。质权人为银行、担保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以及融资租赁公司。

据公开信息,从朱文臣2019年被执行的情况看,他自己及其控股公司涉及与陆金申华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广州鼎越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黑龙江金联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金融贷款公司的多起合同纠纷。

甄玺介绍,企业质押率能体现大股东质押率,“而质押率高是很危险的。”

此外,严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朱文臣在集团中层会议上介绍,2018年支出了近30亿元用于还债,各项其他债务相关支出10亿元左右。

严明还记得,在集团中层会议上,朱文臣曾说2019年4月份是一道分水岭,4月份公司还清最后一项债务后,由于政策等原因,银行机构放款难度大大提高,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公司累积的各种资金问题爆发。

仍在扩张的2018年:激进之后问题显现

如今辅仁陷危,谈及原因,严明说:“集团这两年扩张太快。”甄玺则认为:“辅仁太激进了,对经济形势存在误判,抗风险能力不是太强。”

辅仁集团为辅仁科技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辅仁科技控股股东朱文臣持股比例为97.37%,朱成功、朱文亮、朱景升、朱文玉各持股0.66%。

上世纪90年代,朱文臣创建“河南辅仁药业有限公司”。进入21世纪,兼并焦作怀庆堂有限公司,控股宋河酒业,收购开封制药厂并建立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并购上海民丰实业借壳上市,重组辅仁药业……辅仁通过合作、兼并迅速发展,而朱文臣也曾两度问鼎河南首富。据企查查显示,辅仁科技控股所控股的企业数量已达65家,涵盖制药、酒业、电子商务、生物技术、地产、投资管理……即使在2018年以后,辅仁系名单上还是增加了上海琨仁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辅仁中医药港有限公司、上海要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熙德隆医药有限公司、河南创石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名字。

辅仁探索转型之路上的一次尝试

从“百姓药、辅仁造”到“创新药、辅仁造”,口号变化的背后,或许,朱文臣早就发现融资、还债解决不了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2018年12月28日,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曾公开表示,产业升级已经摆在医药行业所有企业面前,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彼时,朱文臣说,辅仁药业六七年前就开始转型,到现在为止才刚刚转过来,未来还要花费六七年的时间进行转型升级。朱文臣所说的创新,最有代表性的可能要数熙德隆了。2014年,辅仁药业牵手印度熙德隆制药,合资成立熙德隆肿瘤药品有限公司(简称“熙德隆”),研发抗肿瘤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甄玺说,做创新药,是一个投资高、周期长的项目,研发需要5到10年,承担不确定性需要研发药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像辅仁药业这类体量的药企,尝试创新药的风险很高。”

可惜,受到辅仁集团的拖累,作为辅仁转型路上的当家花旦的熙德隆也陷入了被冻结的境地,冻结资产过亿元。

朱文臣的呐喊:生产运营保不住,公司就要保不住了

市场不会给辅仁六七年去转型升级。随着去杠杆的深入,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难题,辅仁便是其中之一。

6月15日,朱文臣在集团中层会议上宣布:辅仁集团要改变“还债为主,生产经营为辅”的政策,转为“生产为主,还债为辅”。严明说,朱文臣在会上直言:这种调整的好处是稳定了生产经营,但是失去了主渠道融资方式。

为了稳定生产,未来,辅仁集团可能要在“开源”上找钱,在寻找战略投资的同时,对非盈利的项目进行调整,也会对非核心业务进行“节流”。

7月24日晚,辅仁药业发布了股票7月25日复牌的公告并做出了风险提示:受资金流动性不足影响,辅仁可能出现生产经营风险。这可能是朱文臣最不想看到的信息。

“造成如今的局面,大股东可能犯了投资不能短借长投的大忌。”甄玺说。

而严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开会时,朱文臣曾说:“如果生产运营保不住,公司就要保不住了。”

辅仁就像皲裂大地上的一池静水,在烈阳的炙烤下,日益见底。不知道会不会有甘霖出现,就像8月1日郑州的大雨。 (河南商报 吴智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