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中国酒业协会主导之下,联合了泸州老窖、花冠集团等国内数十家知名白酒企业成立“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旨在通过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完善白酒酒庄制度,树立中国白酒酒庄的整体形象,以?;ぶ泄拙评肺幕挪?,推进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白酒酒庄?一直以来我们都一贯性地将“酒庄”视为葡萄酒的专有名词,几乎不与白酒联系在一起。这些白酒酒庄与葡萄酒庄一样吗,又有什么不同?
1、酒庄选址
国际酒庄选址一般遵循两类条件,一个是3S原则,,即酒庄的所在地有大海(sea)、沙滩(sand)和阳光(sun),这种观点主要服务于酒庄的旅游功能;另一个是要在适合酿酒原料生长的地方建立酒庄,这种观点主要服务于酒庄的酿酒功能,目的是通过高质量原料来酿造优质酒品。
中国白酒酒庄选址同样依水而建,同时也要适合酿酒原料生长和窖池适应的地方建立。水质对于白酒酿造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赤水河成就了大名鼎鼎的茅台,长江流域哺育了经久不衰的泸州老窖与五粮液。当然还有窖泥,窖乃酒之魂,自然成熟的老窖通常经过数年至数十年不等才能形成,因此当地的土壤与气候是否有利于窖池的培育,也成为重要参考因素。
2、酿酒原材料供应
国际酒庄酿酒原料通常以葡萄、大麦、水果等为主。传统酒庄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种植园,酒庄占地面积大,酒庄依靠家族成员管理或雇佣酒农来负责葡萄采摘与日常打理工作。当然,也有酒庄会在当年葡萄收成不好、不能满足酿酒需求的情况下向其他酒庄和葡萄种植园收购酿酒原料。
国际酒庄酒的要求更为严苛,必须符合三个要素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否则只是概念上的酒庄酒:一是在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域拥有属于自己的葡萄种植园;二是所种葡萄不是以商品出售,而是自用酿酒的原料;三是酿造、灌装过程都是在自己的庄园中进行。
中国白酒酒庄的原料通常以高粱、青稞、小麦、稻米为主。由于土地制度和土地成本构成不同,中国白酒酒庄大多没有自己的种植园,几乎都是向周边农户收购而来。
中国庄园级白酒,有区别于工业酿酒模式下出品的白酒产品,是对中国白酒传统酿造标准的坚持和升华,也是对中国白酒品质级别的全新定义。
庄园级白酒也要遵循几个核心标准:
一是原产地标准,酒产地的自然气候、土壤、水质等因素,直接影响原粮种植、酿酒和藏酒环境;
二是生态种植标准,有机农耕可以保障酿酒原粮的生态健康;
三是纯粮酒品标准,只出品纯粮好酒,不使用酒精添加工艺,保证庄园级白酒的朴素品质;
四是质量追溯标准,每一年份、每一批次、甚至每一瓶庄园级白酒的出品,经过严谨的分类记录,都可与原粮来源、酿造窖池、发酵周期、缓存陶坛容器、调酒师等核心要素一一对应。
白酒酒庄意义何在?
相比之下,中国白酒酒庄与国际酒庄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还能称之为“酒庄”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种“酒庄”更具中国特色,这是由白酒本身的特质决定的,不能轻易改变?;蛐碛腥嘶岷芾Щ螅裁粗泄拙埔欢ㄒ?rdquo;酒庄“来包装自己,这样做意义何在?
1月11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白酒酒庄联盟年会”在中国酒城泸州召开。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等1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白酒企业代表、科研单位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中国白酒酒庄的建设规划与探讨。
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围绕白酒产业发展和白酒酒庄发展做了主题报告。
他指出,上世界八十年代,中国白酒品质表达以古迹、古人创新概念为主;九十年代后,各种隐含品质的创新概念层出不穷,为规范品质表达,行业先后推出品等级表达(优级、一级、二级),原产地表达(地理产品标志),传统工艺表达(纯粮固态),年份表达等,但由于没有强制性规范,标准体系不完整,标签标注没有严格要求以及没有相应检测技术的支撑,这些表达方式都以不清晰或不能检测和有效监管而没有被消费者认知。
如何科学构建中国白酒的品质和价值表达是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通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我们逐步厘清了中国白酒的品质和价值表达方式:产区表达、特色区域表达、酒庄表达、年份表达、溯源标准、文化体验标准、定制酒标准、标签标注标准、产品标准、地理标志等。
而酒庄表达,是中国白酒品质与价值最佳的表达方式之一。此外,宋书玉还分享了关于白酒产业和白酒酒庄发展的五个观点:
一、白酒产区建设带动产业改革创新发展
白酒产业重心向优势产区集中,是一个产业走向成熟,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国白酒产区建设是我们白酒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彰显中国白酒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是打造中华民族品牌、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促进中国白酒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强有力抓手。
二、白酒酒庄建设夯实白酒产区发展核心基础
白酒酒庄发展模式提出白酒酿造生态、酿造文化、感受酿造、个性品质等发展要求,白酒酒庄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产品特色化需求,同时可以满足体验消费需求,又可以实现价值提升和效益增长,是实现白酒产业由规模、品牌效益向品质、特色效益转变的重要方式。
三、白酒酒庄是中国白酒品质和价值的最好表达方式之一
在当前白酒消费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下,产业发展迎来了近年来最好的机遇,产品品质表达客观上需要更加清晰,同时,白酒走向国际的需要,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表达方式。
四、中国的酒庄是白酒价值和核心体现,是中国白酒的品质升级
中国白酒酒庄不是概念,是中国白酒传统酿造的核心体现,是中国白酒酿造历史文化的传承,是酿酒艺术体验,是世界烈酒的表达方式。生产准入标准体系、文化体验标准体系、产品标准体系、知识产权标准体系四大标准体系规范了中国白酒酒庄的健康发展。
五、白酒文化传播开拓民族品牌发展动力
中国白酒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向世界讲明白、讲好中国白酒的历史文化是酒业共同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白酒酒庄只有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才能让酒庄的特色被消费者准确品味到、感知到、触摸到、体验到,要通过真诚的、直观的、贴心的酿酒体验、品鉴交流、文化教育、消费服务,才能让白酒“酒庄酒”这一国际化表达深入落地。
如何打造白酒酒庄?
2017年,是白酒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第五年,也是整个白酒产业发展的转折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114.97万千升,同比增长6.33%,完成销售收入5189.15亿元,同比增长13.48%;实现利润总额897.75亿元,同比增长33.53%;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8.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7%。由此可见,调整效果已初步显现,白酒产业迎来了近年来最好发展机遇。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认为,中国白酒作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载体,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双重属性,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天地先贤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品味中国,让全人类共享幸福美满生活,是全体中国白酒人最为光荣的使命。
中国白酒酒庄如何建设与发展?林锋提出五个倡议:一、以产区为载体,凝聚酒庄发展合力;二、以文化为根基,增强酒庄发展底蕴;三、以名酒为背书,扩大酒庄品牌影响;四、以技术为支撑,坚守酒庄质量底线;五、以创新为手段,推动酒庄迈向世界。
林锋表示,中国白酒酒庄联盟肩负着引领中国白酒品质升级、品牌升级、标准升级、工艺升级和模式升级重任,未来将在中国白酒享誉世界的历史征程中创造出更多耀眼的奇迹。
2018年,是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成立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规范白酒酒庄发展的关键年。(糖酒快讯 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