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是在信阳农村度过的。那时候不懂酒,只知道大人说客人到谁家不喝醉,就算主人招待不周到。逢年过节,我都会去村小商店为大人打散酒喝(1元左右/斤)。大人们推杯换盏后,村口马路边躺的都是醉酒的人。现在想想,可爱而愚昧。
上高中时,第一次品尝到鸡公山啤酒,一股异样的气味难以入口,当时喝了一口就全吐出来了,最后尝试几次,也慢慢地接受了它的味道,后来陆陆续续也喝过信阳地方产的白酒(鸡公山大曲、鸡公山粮液、金谷春等)。中国的酒文化在勤劳好客的信阳人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2年,我到郑州工学院机械系上大学,各大商场、超市中各种酒真的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当时租房居住,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平时喝酒喝的都是光瓶仰韵酒(3.5元/瓶),虽然便宜但没有假酒。当时有名的豫酒也有很多,例如张弓、四五老酒、宝丰、杜康、林河等,但是大多消费不起。
1996年投身工作后,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酒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也时常喝起,但是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对家乡酒还是情有独钟,特别是仰韶系列酒(彩陶坊的天时、地利、人和),经常让人开怀畅饮,荡气回肠。
我虽然不懂酿酒,但对中国酒文化还是深有体会;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告诉我们,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万丈红尘三杯酒、酒香不怕巷子深、煮酒论英雄等佳话名句。酒仙李白,景阳冈上武松十八碗酒打死老虎,更彰显了我国酒文化的精髓所在。
我是河南人,我骄傲,我愿为豫酒代言。 (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