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酒。”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东连安徽,西南接湖北。这里群山叠翠、绿水环绕、气候适宜,占尽天时地利。
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优势,便注定了她与河南其他城市不同,酒文化别具特色。
地产酒与外地酒“百花齐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用这句话来形容信阳的酒市场,再合适不过。信阳鸡公山酒业董事长朱耀辉告诉记者,信阳人主要喝浓香型的高度酒。整个酒市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低端消费是以老村长和牛二为代表的十多块的酒;主流消费是50~100元的酒;中高端消费是150~200元的酒。
处于大别山区、淮河上游的信阳,就像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一样,因此,信阳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腼腆。信阳被称作河南省的“小江南”,更接近南方的消费观,对于消费也更爱“面儿”。
“与其他地区喝酒爱认牌子、认口感相比,信阳人喝酒则注重的是内心需求,讲面子、跟风。”在信阳酒市场浸润多年的亮剑咨询董事长牛恩坤告诉记者,这也造就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信阳,大众消费领域的酒,可谓“百花齐放”。
牛恩坤介绍,信阳的酒市场包罗万象,竞争激烈。高档酒中茅台、五粮液、国窖等都表现不错。大众消费领域中,地产酒乌龙特曲、鸡公山酒,外地酒品牌枝江、泸州老窖、洋河销量也不错,豫酒中的部分品牌在信阳销量也不俗。信阳人喝酒讲究喝好酒,不偏重价格和品牌,而是喜欢喝口味好、品质好的好酒。
下酒菜很讲究鱼头酒不可少
众所周知,信阳人对吃可谓非常讲究。一提到信阳炖菜,相信不少人都会流口水。
与河南其他地方相比,信阳独特的酒文化大概是“下酒菜”。信阳人林伟告诉记者,信阳人爱吃米饭,米饭需要有菜来搭配,这就有了天然的下酒菜,自然也会喝几杯酒。另外信阳的气候温和,使人心情好,心情好酒也自然喝得多。
大河报信阳记者站站长何正权介绍,信阳被誉为河南的小江南,但是在饮酒文化和习俗上,却一点也不似江南般柔和温婉,朋友来了有好酒,是信阳人的待客之道。信阳的酒桌,一般是“喝二敬一”,即自己喝两杯,每人敬一杯;自己喝四杯,每人敬两杯,以此类推。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是信阳罗山人,提到信阳的酒文化,他便娓娓道来。
熊玉亮说,除了讲究下酒菜,信阳人的酒文化主要还有河南统一的鱼头酒。在信阳人的酒宴上,都要有一道硬菜——鱼。这道硬菜一上桌,喝酒的规矩自然也就来了。
一般来说,请客的人都会把鱼头对着上席的客人。“鱼头一对、大富大贵。”这时候,上席的客人就要喝“鱼头酒”。鱼头酒要从酒瓶里另加,方显尊贵。不过,现在喝酒提倡适量饮酒,信阳人喝酒也日益理性。(宁甜 张攀)
信阳酒名片
总面积:18925平方公里。下辖2区7县:浉河区、平桥区、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城县、罗山县、光山县。另有羊山新区、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南湾湖风景区、鸡公山管理区、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名信阳工业城)
总人口:2016年底全市总人口640.8万左右酒市场容量:30亿
消费者爱喝的酒的香型:浓香型消费者爱喝的酒的度数:高度酒
消费者爱喝的酒的价格: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