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单品终端价格将上涨
自接任五粮液集团公司董事长以来,李曙光行事一直低调。在6月2日召开的运营商代表大会上,李曙光首次正式对外界发布五粮液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举措。
“公司正在开展二次创业,提出了‘十三五’打造千亿集团的目标,其中酒业的贡献度将达到60%。五粮液二次创业将通过战略创新、品牌创新和营销创新,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力争重新回归品牌、市场和市值的龙头地位。”李曙光在大会上如此表示。
对于市场最为关心的价格问题,李曙光表示,厂商要共同努力稳定出厂价,提升市场价,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五粮液主力产品今年供应形势非常紧张,李曙光认为下半年可能会更加供不应求,预计市场终端价格会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另外,李曙光表示,在“十三五”期间,五粮液提出了两个规划,一是再建一个十万吨原酒的生产基地,这样五粮液的投放量有望突破两万吨;二是新增30万吨的原酒储存能力,保证白酒灌装出厂之前至少储存3年以上。
系列酒打造一批10亿级单品
李曙光表示,五粮液将改革集团治理模式,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五粮液主品牌,包括重新定位集团相关产业,按市场化方式减少内部关联交易,按三去一降一补的方式,优化调整多元产业板块。
在产品定位上,李曙光表示,要强化核心品牌高端定位,突出产品品质、定价、创新等多维度的品牌管理,着力提升核心品牌竞争力。
按照五粮液集团规划,系列酒板块要承担公司赋予的三个功能的平台。即一要成为公司品牌管理创新的平台;二要成为优秀的品牌运营商脱颖而出的平台;三要成为公司整合渠道资源,进行混改的平台。“十三五”期间,五粮液系列酒品牌打造的目标是,培育出至少1个20亿元级品牌、2个-3个10亿元级品牌、5个-10个过亿元的品牌。“坚决淘汰市场定位不清晰、价值贡献低的产品。同时,致力于传统与创新结合,高度重视低度、时尚、健康的个性化需求,推动以工艺创新、酒体创新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创新,引领消费升级新需求。
战略性并购启幕:已经有很好的标的物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五粮液将制定有针对性的海外市场规划和方案,强化国际国内顶级酒业的战略性并购。
“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标的物,正在加强前期工作。并购重组是公司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选择。另外,我们将依托财务公司和资本优势,强化资本运作,创新金融服务,特别是在产业链金融方面,加大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融资服务。比如,我们正在与相关银行合作,为经销商提供提货权融资服务。”李曙光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李曙光5月18日接受《四川日报》专访时表示,行业内“强强联合”是一个大趋势,茅台收购习酒,洋河收购双沟、贵酒,都是一个做大做强的过程。今后,为进一步提升五粮液的品牌价值,我认为也可以考虑战略性收购或者强强联合。振兴川酒,五粮液义不容辞要当好“带头大哥”。
重塑营销体系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渠道改革也同步进行。李曙光认为,经过4年多的调整,五粮液虽在终端营销做了不少改革,但还不够,必须“改变‘贸易销售模式’的粗放管理,实现终端营销转型,扭转营销队伍少、终端工作粗的传统局面,形成核心终端的深度运营,形成末端优势。厂商要共同努力稳定出厂价,提升市场价,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
对于经销商队伍,李曙光表示,在实际运营中,建立科学评估、考核与问责机制,大力支持相互认同、相互支撑的优秀伙伴,对于破坏这一目标实现的运营商,要按照双方合同与市场管理要求,减少乃至中止合作。对于执行不力的厂方营销人员,要启动问责与处罚程序,给能干事的人让路。
在终端渠道建设方面,“百城千县万店”工程写进五粮液的战略中。
所谓的“百城千县万店”工程,就是要实现五粮液向终端营销的转型。具体就是要在上百个大中城市、上千个重点县区建设上万家核心销售终端,包括依托专卖店、旗舰店和社会有影响力的销售终端。五粮液将全面整合资金资源,在产品陈列、品牌宣传、客情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
“终端营销是服务消费者的临门一脚,必须让每一个终端店成为五粮液的品牌大使,成为五粮液品牌的推广者。五粮液只要把品质优势、品牌优势、营销优势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实现更大更强更美好的未来。”李曙光表示,在实施“百城千县万店”工程的过程中,同步导入大数据应用和电商平台建设。(中国证券报 康曦 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