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重点梳理了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每个阶段特点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旨在帮助大家对行业走向提供参考。
16 年是白酒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之后复苏的第二年,在基本面预期和市场风格转变背景下,向上趋势已经明确。16 年领涨全市场,主要是估值修复,17 年进入白酒的业绩兑现期,我们最早在去年12 月提出茅五泸三家龙头今年有望实现30%以上的业绩增长,从一季报来看基本无忧。明确一点:白酒行业不是全面反转,而是集中度提升、内部结构分化,这一特征将贯穿未来两三年的行业发展期!
1、白酒行业变迁史:发展历程几经调整,螺旋式向上。从1985年之后的30 年间,白酒行业呈现出螺旋向上的特点,并与当时所处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宏观经济提供发展土壤,产业政策影响直接深远,而微观则是企业面对不同环境时,在产品结构、营销模式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调整。
每次行业的调整期都是机会的孕育期,这次也不例外。
2、白酒行业核心竞争因素是品牌,品牌依靠历史传承,具有稀缺性。我们从消费品研究框架的三个维度:品牌、渠道和产品对白酒行业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品类单一,创新难度大;2)行业容量大;3)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品牌稀缺性是一项重要属性;4)行业集中度低,呈现区域分布(分散性);5)价格弹性高,各个价位段都能实现汇量,但不同价格带的运作模式区别大;6)具有文化消费、聚饮消费的属性,和餐饮关联度高。
3、12-15 年行业深度调整期,16 年已经明确复苏回暖,分化明显。从2012 年限制三公消费为开始,白酒行业由黄金十年的量价齐升阶段转向深度调整期—政务消费萎缩、价格下滑、销量骤降等,部分酒企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在去库存、消费萎缩等风险释放之后,14 年行业企稳分化,具有品牌力+营销力的企业如茅台、洋河、古井率先走出调整,15 年Q1 优质企业业绩开始向好,对整个板块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目前行业已经整体复苏回暖,走向一个明确的向上趋势。
4、白酒行业已经进入挤压式增长阶段,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是消费升级、集中度提升和高端需求回暖。17Q1 行业加速向上,但不是整体性繁荣,企业分化加剧。如果从不同价格带的角度看,未来还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高端寡头垄断的格局难变,消费升级下,量价齐升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次高端已具备向上基础,但成长逻辑改变后需自下而上精选优质企业;消费升级+挤压式增长将成为中高端白酒发展主旋律,竞争格局仍将以地方名酒为主;低端酒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未来集中度有望提升。
5、风险提示:食品安全事件;白酒淡季需求下滑超预期。(方正证券 薛玉虎/刘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