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的世界里,因为有了女性,有了代表她们的那份细腻、柔软和温馨、善良而使得这个行业多了一份柔情,一份甜蜜还有一份魅力。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选取了河南酒水领域女性的部分优秀代表,展现她们的成长经历与个人魅力,借此向默默耕耘在酒业沃土上的女性群体致敬!
孟艳:我已融入张弓中
每次见到孟艳,总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她为人低调,从2014年12月荣任以来,几乎在媒体和网络上看不到她的名字。她告诉《华夏酒报》记者,“我是一个新兵,论资历没资历,还是好好宣传张弓的员工吧!”春节刚过,记者有幸见到了孟艳,倾听了这位张弓女掌门人的“张弓梦”。
质量张弓
尽管张弓曾有过诸多的光环,但现实的张弓却让人更多的无奈。经过多次的周折和变故,2014年12月,孟艳正式接管了张弓酒业。她告诉记者,经营两年来,她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质量上。
为提高产品质量,孟艳实行最严厉的原料进厂关,执行标准由原来的二级标准全部提高到一级,大部分达到了特优级。孟艳表示,对于白酒企业来说,原酒是企业的本,没有自己的原酒,保证产品质量是一句空话。从她入驻的那天起,张弓加大了原酒生产力度,三个车间同时启动生产,并联合河南省酒业协会成立了张弓酒风格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和产品风格上有新的突破,同时提高产品的高品质率,对酿酒考核的方法更向品质上倾斜,扎扎实实提高质量。
在车间每道生产工序上,孟艳力推精细化管理。她借鉴四川一些酒企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一些传统的、看似粗犷的东西进一步量化、标准化。通过对比,孟艳深深地懂得张弓酒业和先进酒企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在管理的细节和每道工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孟艳在生产车间的每道工序上推行量化的精细管理,稳定蒸馏速度,如过去每甄酒蒸馏需要20~30分钟,全部调整为每甄的蒸馏时间必须保证40分钟。孟艳告诉记者,慢馏出好酒。
“张弓瓶瓶是好酒!”孟艳强调,质量是企业的良心。“我们所有的酒,无论是十几块钱一瓶的,还是几百元一瓶的,绝对都是原粮酿造。”孟艳说,无论是商丘900万人民,还是河南的父老乡亲,都对张弓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期待。张弓更要以百倍的热情和努力,把最好的、最放心的张弓酒奉献给每位消费者。
文化张弓
一个企业做产品,需要2~3年;做品牌,也许需要5~10年;但是如果做文化,便可以成就百年品牌、百年老店和百年梦想。
张弓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来传承。2月25日,孟艳在接受《华夏酒报》独家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张弓文化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孟艳说,张弓文化馆让消费者了解白酒,了解什么样的白酒才是最好的白酒。在今后一段时间,张弓会邀请全国各地的核心经销商、消费者来张弓酒业参观、交流,系统地了解酒文化,传播酒文化,让消费者不仅喝酒而喝酒,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明白酒,如何品鉴酒,通过消费者的口口相传,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酒文化的传承中。
孟艳表示,张弓酒的高温曲,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更为张弓带来无穷的魅力和享受。只有了解,才会喜欢;只有喜欢,才会爱上它。通过对张弓和酒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张弓酒的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它的忠诚度,张弓才会重现张宝林时代的辉煌!
张弓梦想
原来预约采访孟艳是在一周前,由于孟艳近来忙于制定新的发展规划,调研、座谈,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才不得不顺延。
孟艳告诉记者,中国白酒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她已经深深地爱上这个“醉人”的事业。白酒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有着特殊的含义,这个产品是每个人的刚需,因此,白酒有着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厚重的消费氛围。
谈到经营张弓的梦想,孟艳说,做企业,要对得起这个企业的品牌价值,无论何时,当人们谈及这个企业的时候,我能够自豪地说,我曾经为张弓的发展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儿,我曾经为张弓的辉煌奉献过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无愧于张弓,无愧于中国白酒这个行业!
(《华夏酒报》记者岳晓声发自郑州)
冯红漫:酒水经营的全能掌门
认识冯红漫,是在去国外酒庄的几次参观考察中。她为人爽朗、耿直,给《华夏酒报》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后的接触,让记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她的魅力。
有人说,她是酒界的美女老总,有人说,她是酒市经营的全能掌门。
入职世嘉是我最大的收获
2006年2月26日,是冯红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她从南阳老家来到了郑州,来到了世嘉酒业。从此,她成为世嘉的一员。
谈到入职世嘉11年的最大收获,2月17日上午,坐在郑州市红专路金成商务的办公室里,面对《华夏酒报》记者的提问,冯红漫没有丝毫的犹豫,她说,“再有9天,到世嘉工作11年了。11年来,我最大的收获是入职世嘉。”
自从来到世嘉的那一天起,冯红漫从没有“挑肥拣瘦”,短短几个月时间便锋芒毕露。从普通员工到专卖店的经理,从团购客户到流通商超,从终端酒店,到渠道招商,冯红漫在她的王国里施展才华。2009年冯红漫升任世嘉副总经理,2013年做了常务副总经理,2015年8月,在世嘉董事长万军的力荐之下,冯红漫被任命为河南世嘉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为世嘉公司第一任职业掌门人。
冯红漫深有感触地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世嘉给了我平台,更给了我一次又一次‘充电’的机会,入职世嘉11年来,世嘉让我受益匪浅。”
厂商一体化从世嘉启航
“厂商一体化既利于上游生产企业,也有利于经销商,但是要想做好厂商一体化特别不容易,主要是双方老板的高度及双方对市场的期望度,都要拿出足够的诚意、信任,同时更要在产品认知、市场拓展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意见。”冯红漫告诉《华夏酒报》记者。
冯红漫说,自2009年和汾酒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战略合作,成为了汾酒区域经销商后,公司开始做厂商一体化运营模式,先后和河南宋河、贵州董酒、江苏今世缘、河南宝丰、河南杞国、贵州五星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其实,厂商一体化是个好事儿。”冯红漫说,厂商一体化是各自资源互补,厂家有好的品牌、好的产品,但不一定有好的渠道和运营模式;运营商有好的渠道资源及优秀团队,双方互补,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和董酒的合作就是一个好的范例,董酒的决策者们把市场交给了世嘉,世嘉也对董酒负责,高度的信任,步调的协调,使董酒在河南得到了迅猛发展,双方合作的当年,董酒在河南市场销售额突破1.2亿元。
对公司、员工负责是我最大的梦想
2015年8月1日,冯红漫被任命为总经理,全面执掌世嘉酒业,冯红漫向记者解释:“万军董事长说自己岁数大了,要隐居幕后,把发展平台提供给年轻人。”
冯红漫说,原来负责一个事业部或者说履职公司副总,和现在的公司总经理不是一个概念,如今,除了干好工作外,更多地要把控整个世嘉酒业未来的发展,除了做好目前的厂商一体化外,世嘉更多地关注开发自己的适销对路产品,更多地创新自己独立的运营体系。
冯红漫告诉记者,运营商重点要掌控自己的运营渠道,要让丰富的渠道成就自己的话语权。为发挥世嘉各位老总和员工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世嘉聘请著名白酒专家梁邦昌成为自己的技术指导,创立自己的自有品牌“梁藏酱酒”,首批1000箱不到3天时间全部销售完毕,根据市场的反映,冯红漫及时对产品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以世嘉和产品为平台,重点走社区营销模式,创建自有品牌,让自身更有掌控力,在市场更有主动权,更有占有率。
冯红漫说,还有一款浓香型自有品牌产品不日投放市场。
谈到未来的梦想,冯红漫表示,如今,她和世嘉联系在一起,梦想也好,工作也罢,员工们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发展都更务实一点。她喜欢喝茶和品酒,办公室的茶台上放着各种茶叶和形色各异的茶具,几个博古架上挤满了收藏的各个厂家各个年代的酒瓶。
冯红漫强调,对公司负责、对员工负责,让世嘉稳健地走下去,让世嘉更辉煌,是她的最大梦想!
(《华夏酒报》记者岳晓声发自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