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预调酒被“唱衰”之下,品类龙头锐澳被曝出从2017年1月下旬起,锐澳的销售终端已经陆续出现缺品断货现象。
记者随后联系到一位锐澳经销商,得到的答复称:锐澳今年未到春节全国范围已普遍出现缺品断货,除沃尔玛外,全国主要商超上架率均低于80%。
预调酒是否迎来了“弱复苏”?
锐澳2017年春节短暂断货
根据权威机构尼尔森数据发布的全国鸡尾酒市场份额报告(2015.8-2016.7),锐澳品牌的行业占有率达到:78.7%。锐澳已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并有垄断趋势。
这几年预调酒的大起大落从龙头锐澳的业绩报表里面可以达到侧面的体现,继2015第二季度达到8.42亿的峰值后,锐澳连续两个季度销售呈现下滑,并在第四季产生近2亿的巨额亏损。进入2016年,销售缓慢爬升、亏损逐季缩小,且在第三季销售突破3亿元、净利润由负转正。
进入2017年,锐澳似已度过最艰难时刻,方正食饮团队近期调研报告称,百润旗下的锐澳春节有断货现象出现,动销情况略超公司预期,商超和KA渠道预计两位数增长。对此,酒业家记者通过内部消息了解到,锐澳2017年春节的可比终端销量,对比巅峰期的2015年春节销量增长近1成,已创历史新高,春节期间全国缺货率超过30%,品项断货超过20%。
据悉,此次断货和之前的锐澳库存风波有关。酒业家记者采访的一位锐澳经销商透露,受之前的库存问题影响,他在2016年第四季度及2017年春节期间都采取保守做法,加上2017年春节较早、年前国内物流发货终止时间也较早,以致备货不足,遗憾错过这一波旺市。
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几大商超,发现节后恢复发货的产品已上架,目前货架上的锐澳生产日期基本在2016年12月左右,甚至有2017年1月份的锐澳产品。
造成春节期间短暂断货的原因较多,并不足以说明渠道杠杆力已起来,产品的动销速度更直接影响市场销量与利润。有锐澳经销商告诉酒业家记者,“锐澳目前在优化经销系统管理,不压货,如今锐澳在终端动销速度开始明显好转,库存周转期为3-5天。”这一时间与畅销啤酒品牌周转期一致,从数据上看,锐澳已重新进入良性销售期。
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调鸡尾酒经过“浪淘沙”之后已形成一个平稳增长的利基市场,逐步回归理性消费之后,品牌企业率先受益,龙头企业锐澳的业绩和市占率或将再次提升。
百亿“诱惑”带来的急功近利
经历了这一轮行业震荡后,现在回顾过去的三年,可以看出当时市场对预调酒明显预期过高,这一高期待值与预调酒在日本、欧美等地取得很大的发展有关。方正证券调研报告显示,2003年预调酒已经在欧洲主要的19个国家创造了销售奇迹,仅英国的销售额便超过了18亿英镑,2013年预调酒在日本的销售收入为1962亿日元(约合118亿元人民币),销售量为1.37亿箱,在酒品总销售量中占比近10%。
在中国市场,曾有研究数据称:2013年预调鸡尾酒销售量近1000万箱,销售金额约为10亿元,占整个中国酿酒行业的0.12%,并预计“预调鸡尾酒市场将会持续高速增长,至2020年销售量将达到1.5亿箱以上,销售金额将达到百亿元级别”。
“百亿”诱惑引来业内外资本进入。预调酒的疯狂在2014年秋季糖酒会及2015年春季糖酒会暴露无遗,糖酒会主场馆竟有多达80多家预调酒品牌参展招商。
然而任何新品类难逃恒定的商业规律:一个新品类从导入期、成长期再到成熟期需要至少十年的发展时间。据酒业家记者了解,以成熟的日本预调酒市场发展为例,从1993年的三得利出品的单品-即饮型鸡尾酒The Cocktail Bar上市,到如今的众多品牌所推出的细分市场产品,抢占啤酒市场份额,期间花费长达23年时间,才让品类从第一阶段的认知建立、第二阶段的品类高速发展,过渡到目前的第三阶段高、低度细分酒精产品的发展期。但着急的国内市场给予锐澳、预调酒发展的耐心仅短短三年。
啤酒类行业研究专家方刚在接受酒业家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酒类行业将有个性化、品种多样化、低度化的趋势,消费者则有碎片化的要求,预调酒的低度化倾向明显,饮料的成分更高一些,“未来对啤酒行业会构成一定的杀伤力。”
至于百亿市场究竟有没有戏,有业内人士判断,新兴品类成熟期拥有2.5-3%的细分市场是基础均值,以万亿酒业规模来测算,预调鸡尾酒市场成熟后,市场规??纱?50-300亿元,百亿市场并不遥远,只是市场还要更耐心一些。
预调酒仍不乏“坚守者”
在2016年的市场“看淡”下,退出预调酒市场竞争的品牌不在少数,对于将行业当做振奋资本市场工具的企业最终会被行业所抛弃。预调酒品类要生存、状大,企业必须要在产品力、渠道力、组织力、策略力、消费互动等多方面进行持续性的创新与突破,尤其是要加大对新一代消费群及趋势的持续性的跟踪与研究。
仍在坚守和理性期待预调酒市场的人仍有不少。一个新鸡尾酒品牌的操盘手王海雷告诉酒业家记者,他给了自己的品牌一个新的运作方向:提高产品质量、契合国内人群口感,制定合理价位,长线布局。
洋河股份董事长王耀在去年9.9天猫全球酒水节期间曾对酒业家记者表示,预调酒方面,洋河一直在观察,比较审慎,洋河会进一步的研究,在适当的时期推出鸡尾酒。
而一手推动预调酒品类崛起、爆红的锐澳,也一直对市场坚守与培育。据酒业家记者了解,锐澳在品牌、资源、研发、渠道上正在积极蜕变,锐澳在2016年推出“本味”和“strong”两个系列新品,并且把原有彩瓶产品定义为“微醺彩瓶”系列。这两个新系列产品较原有产品的酒精度数有所提高,针对25岁以上人群定位,将弥补原有产品线男性消费者饮用者较少的不足。而在渠道上,锐澳开始注重经销商库存的管理,甚至开始发端餐饮渠道布局,研发针对餐饮渠道的独立新品。
作为品类龙头,锐澳要承担的不仅是其一家品牌的发展规划,如何充分发挥标杆品牌的整合影响力,推动整个预调酒行业理性、稳步的增长,才是摆在公司决策层面前的课题。毕竟,现在国内预调酒的市场规模比起市场容量预期,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酒业家 胡吉洲)